重型颅脑外伤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重型颅脑外伤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达

吉林省双辽市第一人民医院 吉林 双辽 136400

摘要: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外伤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本院2021~2022年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共计28例,均行大骨瓣开颅手术,列入观察组。回顾性选择本院2021年以前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参照对象,选择28例,均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颅内压。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5 d的颅内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颅内压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因各种暴力事故导致的重型颅脑外伤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居民残障、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临床已经认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需及时通过手术开颅减压,以减少颅脑外伤,避免颅内高压,改善预后,但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始终存在争议[2]。大骨瓣开颅手术是经典的开颅手术,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本院即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应用大骨瓣开颅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本院2021~2022年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共计28例,列入观察组。回顾性选择本院2021年以前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参照对象,选择28例,列入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5~65岁,平均(50.25±5.87)岁。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2~68岁,平均(50.22±5.88)岁。

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具体:术前,医护人员需详细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等信息,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以全身麻醉方案麻醉,于患者颞顶或额颞部做马蹄形切口,依照患者损伤情况、头骨情况,去除适宜的骨瓣,而后清理颅内病灶,仔细探查,清理满意后留置引流管,并再次检查缝合硬脑膜,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行大骨瓣开颅手术,具体:术前操作同对照组,全身麻醉,起效后选择患者颧骨弓上方、耳前方约1 cm处切口,并往耳廓后上方延伸,直至患者顶骨骨节,再沿患者正中线旁1.5cm延伸至额部发际线,而后规范钻孔。通常取8个钻骨孔,其中5个孔在切口中、3个孔位于患者额骨颧突后和额突眉弓下靠近中线以及耳前接近颞底。充分暴露颞底,咬除蝶骨嵴外侧 1/3,向颅窝底部扩大,打开硬脑膜,显露颞叶、额叶,清除病灶组织,仔细探查,做好止血,留意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满意后留置引流管,并再次检查悬吊、缝合硬脑膜,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估疗效,含Ⅰ(患者死亡)、Ⅱ(患者持续植物状态,未见意识,但确认存活)、Ⅲ(患者重度残疾,有意识,躯体、精神显著残疾,无法自理生活)、Ⅳ(患者中度残疾,有记忆和思维,躯体、精神有残障,但可自理生活)、Ⅴ(患者恢复良好,躯体、精神均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五个等级。以Ⅰ、Ⅱ、Ⅲ为预后较差,以Ⅳ、Ⅴ级为预后良好,总有效率=(Ⅳ级+Ⅴ级)例数/分组总例数*100.00%。

1.3.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颅内感染、颅内血肿三类。

1.3.3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颅内压

统计患者术后3 d、术后5 d时的颅内压。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之中所涉及的计量、计数相关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之中进行处理,版本为SPSS26.0,其中,计量(x±s)资料与计数(%)资料的检验方式分别对应:T、X2检验。以P=0.05作为判定是否存在数据差异性指标,当低于0.05时则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8)

0(0.00)

1(3.57)

5(17.86)

16(57.14)

6(21.43)

22(78.57)

观察组(n=28)

0(0.00)

0(0.00)

1(3.57)

17(60.71)

10(35.71)

27(96.43)

X2

-

-

-

-

-

4.0816

P

-

-

-

-

-

0.0434

2.2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详情见表2。

表2术后并发症率比较[n(%)]

组别

切口感染

颅内感染

颅内血肿

总发生率

对照组(n=28)

4(14.29)

1(3.57)

3(10.71)

8(28.57)

观察组(n=28)

1(3.57)

0(0.00)

1(3.57)

2(7.14)

X2

4.3826

P

0.0363

2.3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颅内压比较

对照组中,术后3 d颅内压(24.45±4.25)mmHg,术后5 d颅内压(21.35±3.58)mmHg。

观察组中,术后3 d颅内压(18.42±2.66)mmHg,术后5 d颅内压(15.26±2.87)mmHg。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5 d的颅内压均较对照组低(T=8.5043,P=0.0000;T=9.3852,P=0.0000;P<0.05)。

3.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是临床最为严重的脑部疾病,属于脑外伤范围,也是大脑物理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研究证实,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势危重,病情变化迅速,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脑部水肿、脑部出血,损伤神经功能,威胁生命安全[3]。因此,临床对重型颅脑外伤的及时、有效诊治尤为重视。

目前,临床主要以手术方案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即通过手术操作打开患者颅脑,降低颅内压力,清除坏死组织,从而稳定患者病情,维持其生命体征,保障生命安全,促进康复。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方案也逐渐多样化,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大骨瓣开颅手术均为常见术式,临床选择存在争议。

本文中,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这是因为大骨瓣开颅手术能够以“梯形逐层进入”顺序由大到小进入患者皮瓣、骨瓣、脑组织[4],充分暴露患者额叶前部、底部、颞叶底部等区域,手术视野更好,从而避免治疗不彻底情况,降低手术风险,于大窗口期有效释放患者颅内压,故而治疗效果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而观察组术后3 d、术后5 d的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则进一步凸显了大骨瓣开颅手术降低颅内压的优势。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大骨瓣开颅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雄飞,刘开礼.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8,8(6):243-244.

[2]高雷,霍志强.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21):87-88.

[3]宋歌,杨治国.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3):83-86.

[4]齐大光. 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