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3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分析

徐佳月1,戴锡冰2

1.嘉兴市海盐生态环境监测站 浙江嘉兴314001  2.嘉兴市鸿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314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工厂行业也逐渐快速发展起来,工厂排放的废气不容忽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大气污染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环境检测,提升治理成效。环境检测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相关部门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优化我国的大气环境,提升空气质量。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检测;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创造了较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现阶段国家也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尤其是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大气污染检测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大气污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相关部门要重视大气污染环境检测,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提升检测效率和质量,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最大化的支持,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大气污染的概述

大气污染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产生的废气未经过有效处理排向大气,使大气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经过不断的积累,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进而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同的区域大气污染程度不同,其污染程度与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还与排放口的高度、气候、地形等有关。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风四处扩散,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高度聚集,从而造成局部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大大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面对大气污染,大自然虽然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比如雨雪天气在一定程度可以净化污染物,但是大自然的净化能力有限,对于大气中过量的污染物不能进行完全的净化。加之空气中的污染物会随着雨水降落在大地,从而把污染转移到水体和土壤中,扩大了污染范围,对环境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由此可见,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大气污染治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理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我国大气环境的目的。

2环境检测的作用

2.1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

环境检测对于环境治理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环境检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明确污染源,为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依据,促使环境治理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否则,治理部门耗费大量时间去寻找污染源,会延误最佳的环境治理时机,使得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失去了意义。所以环境检测可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工作依据与保障,相关的环境治理部门应注重环境检测工作,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检测器材与技术等,对环境污染进行准确分析与高效治理,切实保障环境治理的工作效果。

2.2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

环境管理工作是相关部门根据区域环境情况,制定各种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避免环境污染行为的产生。如若环境检测部门无法有效地开展环境检测,就无法发现单位及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的环境管理要求践行保护环境的责任,环境管理将会难以落实与开展。通过环境检测可以检测各个部门是否做好了环境管理工作,根据检测结果对部门与企业进行处罚管理,提升环境管理的效果。由此可见,环境检测对于环境管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应要求检测部门对环境污染进行严格检测,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2.3为制定环保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检测可为环境保护工作标准提供依据,这也是环境检测的重要作用。环境保护部门则可通过环境检测的依据标准,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可以顺利、高效地开展。相关的环境检测部门应对自然环境状态下,环境的实际状态与污染时期的环境状态,进行有效的分析对比,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健康标准,并按照这一标准有效开展环保工作,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的工作效果。

3大气污染中环境检测的主要内容

3.1对大气中的氦氮氧化物进行检测

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检测中,氦氮氧化物的检测是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氦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聚集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展检测工作时要对空气中的氦氮氧化物进行检测。空气中氦氮氧化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物质有了更高追求,比如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加大了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氦氮氧化物,这也是大气中出现此类物质的主要原因。另外,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化肥虽然会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氦氮氧化物,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

3.2对大气中颗粒物进行检测

大气中含有的颗粒物对环境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近些年来的大气环境检测,颗粒物的含量有所增加。这说明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同时这些颗粒物对人们的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提升使我国很多城市PM2.5的值超标,也增加了雾霾天数。由此可见,在大气环境检测中加大对颗粒物的检测有利于使人们及时掌握空气质量,进而根据天气质量调整出行,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3.3对大气中二氧化硫进行检测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工业有较大的依赖性。工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较多的物质财富,但是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尤其是我国的工业发展比较粗放,未能形成规模性,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科学性。很多工业企业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使用化石能源开展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很多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化石能源燃烧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较强危害性的污染物,因此在大气环境检测中要重视对此类物质的检测,对这些物质的含量进行动态化监督,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4环境检测存在的问题

4.1大气污染检测工作缺乏有力保障

大气污染检测是一种极为复杂,时间跨度大、投资大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下去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见效慢、用时较长是大气污染检测工作的主要特征。面对这种情况,各地区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各地区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同时也无法科学合理地构建针对大气污染的环境检测体系。比如,某些基层和偏远地区很难有适量资金引进相关技术和有关设备,也就无法真正落实好环境检测工作,因此也难以有效解决这些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

4.2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在开展大气污染环境检测工作期间所使用的技术缺乏即时性,环境质量检测的各项数据指标更新速度较慢,这样会使有关工作人员的主观感受和所检测出来的数据存在较大偏差。这是因为有关环境检测部门缺少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有些地区依然使用陈旧的环境检测技术,没有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各种先进技术,所以无法检测到复杂性强的因子,给后期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相关数据造成严重障碍,导致最终结果的精确度过低,存在较大误差。如果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会给后期大气污染的治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给我国开展大气污染环境治理带来负面影响。

4.3环境检测专业人员数量较少

针对大气污染所开展的环境检测工作属于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具有扎实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正确掌控空气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市级环境检测网络,但是相关领域的检测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有关检测设备的使用频率较低,难以真正让环境检测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随着环境检测的实际工作量越来越大,真正掌握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显得更加供不应求。

5提升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检测的策略

5.1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整治违法违规废气排放

相关部门在开展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检测的质量,还要根据检测结果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引导。大气污染与企业违法违规排放废气有很大关系,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使他们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最大化的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对一些企业无视法律法规,违规排放的行为要给予严厉处罚,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环境治理。另外,国家还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一套完善的防治管理制度,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政府部门还要结合本地大气污染的具体情况和自然环境,对大气污染防治有全面的了解。政府在对企业监管的过程中要把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发挥出实效。

5.2提升环保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1)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从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公众不注重环境保护也是导致环境保护迟迟无法取得实效,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门应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得环境保护可以通过电视、视频等方式宣传到每个人的心中,使公众能从内心肩负起做好环境保护的重任,也能清晰地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使得社会公众团结一心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减少社会环境中因公众个人行为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破坏。(2)健全与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应要求企业、部门与公众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践行环境保护工作,避免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直接排放污水与污染气体等问题。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还可以保障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发现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按照制度要求,给予企业严格处罚,以规范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风气,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可高效地开展与落实。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完善促进我国生态健康发展的相应经济体系,使经济可以与环保工作同步开展,提升我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3 加强环境检测的法治建设力度

当前我国已经陆续出台和颁布了《环境监测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等各种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环境检测工作更加规范,更具指导意义。相关地区还应积极落实与大气污染相关的环境检测法律法规,按照“严格执法、加强立法、增强执法监督”的主要原则,健全预防大气污染的法制体系。首先,应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有关执法监督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工作程序的重视,不断提升环保执法工作人员的实际执法强度。有关企业和员工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强环境法制意识,真正做到科学生产,避免污染。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定期向广大群众发放治理大气污染的环保宣传单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多从微信群、公众号、抖音以及其他公众平台向广大群众宣讲环境检测工作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各项法规,开展知识解答,环保知识补充、分享检测数据等,以此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大气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应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当中,从而真正发挥社会监督管理的作用,加快健全环境检测工作体系。

5.4使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环境检测工作质量

由于环境检测工作所涉及的监测点众多,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过于庞大,单靠人工操作,很容易产生各种数据偏差,降低环境检测的分析效率。在环境检测工作过程中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能有效减少实际环境检测的时长,有效弥补人工实操过程中的数据偏差问题,相关地区应积极引入有关检测设备和硬件设备,在实际进行环境检测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第三方检测部门使用LIMS系统实时检测大气环境,构建有关的环境检测委托协议文件,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针对大气环境采样、分析检测、工作任务以及化验工作精准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构建整体化的环保服务系统,从而有效提高地区环境检测的工作质量。相关检测部门还应针对传统的环境检测问题,积极开发各种新型的自动化环境检测技术,在线自动化检测大气污染物质,比如,自动检测大气污染源中的二氧化硫、PM10、二氧化碳、臭氧以及PM2.5等;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实时检测工业生产及工业废弃物排放的污染浓度;城市道路应用相关环境检测技术,也能精准测算出有关环境的空气质量数据信息,并能使有关数据信息呈现的更加精细化;环境检测机构还可针对烯烃物质和醛类物质的不规范处理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重点排查,帮助有关企业找到污染源和具体的改进处理方式。当前很多环境检测机构还会使用相关的APP设备全天候监测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及大气污染源浓度,有关部门应及时利用技术平台发布最新的空气质量数据信息,并及时针对大气污染物超标企业进行严厉惩处,才能有效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环保部门还可利用移动终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全民都参与到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当中,比如,针对车辆尾气的排放和供暖散热需要采取区域性的联防联控策略,同时房屋工程建设、地质勘探等,都能为环境检测工作提供更多正常运作的保障,有效提升环境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进而为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提供更多新的发展路径。

5.5加强环境检测培训和队伍建设

在治理大气污染的环境检测部门起主导作用的是相关的技术监测工作人员,环境检测机构和有关部门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大力培养和引入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环境检测工作人员。首先,应积极提高环境检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制定出环境检测人才培养计划,按照真正的环境检测需求引入各方面能力强的人才,与有关科研单位或高校加强合作力度,不断更新监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鼓励新检测人员与老员工之间加强学习和沟通,分享成功的检测工作经验,同时相关环境检测机构应创建检测激励竞争机制和定期的考核机制。环境检测部门应及时高效地处理大气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大气污染程度,检测部门工作人员应集思广益制定出科学的应急保障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使环境检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环境检测,进而有效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问题的检测对推进我国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相关部门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检测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部门在深入分析大气污染成因的基础上要坚持科学的检测原则,不断提升检测技术,使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在全社会形成一股较大的合力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使人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章奇羊,郑珂,陈铿.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5):110-111.

[2]熊敦毅.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研究[J].冶金管理,2021(21):141-142.

[3]刘洋.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7):79.

[4]刘高寒,朱建龙.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2(17):222.

[5]张岩.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