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措施分析

陈毅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 分析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80例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热、血尿酸值升高、血浆升高、低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癫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实施CART细胞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具有确切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CART细胞治疗护理

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其抗肿瘤活性强大,安全性好,并可有效缓解化放疗等治疗手段所带来的毒副作用,近年已在国内外逐步开展临床应用。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CART细胞可广泛应用于具有明确肿瘤标志物的各类肿瘤,尤其适用于循环中高肿瘤负荷的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甚至达到肿瘤治愈。本研究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80例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40患者,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在(47.3±6.5)岁。对照组40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在(46.4±7.3)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指标,发现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为:输注护理:输注CART细胞前将注射袋反复颠倒混匀,之后使用输血器回输,注射前使用100mL冲管,之后以120滴/s速率快速输注,输注结束前使用20mL注入注射袋冲洗参与细胞并输入体内。回输结束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同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各种症状。病情观察:CART细胞治疗中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CART细胞会杀死肿瘤细胞从而产生炎症反应,表现为持续高热和相关症状,若没有及时改善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注射之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等体征变化,同时给予物理降温、非甾体消炎药以及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等对症处理措施。对于肿瘤负荷高水平患者来说,使用CART细胞治疗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入量,每天检查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等指标。心理护理: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大的相关因素,根据实际状况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在入院3天内进行观察,评价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树立科学的治疗观念,纠正患者错误的观念,从而避免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患者由于病情复发产生身心上的负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并使用合适的方式来排解患者的苦闷之情,让患者认识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但同时要认识到癌症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长期性,不能够盲目乐观也不能怨天尤人。健康教育: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年龄、环境、文化水平以及性格特点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好的面对现实。要清楚的阐述自身的感受,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生率、不良情绪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包括发热、血尿酸值升高、血浆升高、低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癫痫以及消化道出血;自制问卷调查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满意度=基本不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这一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者9例(22.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者28例(70%),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热、血尿酸值升高、血浆升高、低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癫痫以及消化道出血情况分别为例26(65.0%)、24例(60.0%)、1例(2.5%)、1例(2.5%)、1例(2.5%)、1例(2.5%)、1例(2.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发热、血尿酸值升高、血浆升高、低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癫痫以及消化道出血情况分别为40例(100.0%)、40例(100.0%)、8例(20.0%)、4例(10.0%)、5例(12.5%)、7例(17.5%)、6例(15.0%),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热、血尿酸值升高、血浆升高、低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癫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37例(92.5%)显著高于对照组26(65.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40

13(32.5)

13(32.5)

14(35.0)

26(65.0)

观察组

40

22(55.0)

15(37.5)

3(7.5)

37(92.5)

χ2

8.335

p

0.000

3讨论

血液系统肿瘤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随着肿瘤疾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ART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法,其通过患者自身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消灭恶性肿瘤细胞。该项技术治疗血液肿瘤疾病的优势是T细胞具有扩增的能力,可利用记忆性的特点实现追踪目标细胞的目的,常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型白血病与淋巴瘤且具有确切疗效。然而该项技术也存在较高风险,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不仅会延缓病情好转时间,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其治疗期间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针对性护理主要以患者的感受为中心,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全程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负责为患者治疗期间提供检查、治疗、护理及康复等护理。针对性护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等特点,能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患者进行CART细胞治疗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让其对自身疾病及CART细胞治疗有所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感,增加治疗的信心。在CART细胞治疗时完善各项检查、制备、预处理及回输工作,使各个环节无缝隙连接,确保治疗能有序不紊的进行。在治疗期间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对患者施以药物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在CART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热、血尿酸值升高、血浆升高、低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癫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ART细胞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治疗效果。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对患者观察时间较短,在研究结果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可在后续研究中通过扩大样本量并延长观察时间来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实施CART细胞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具有确切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倩.护理管理干预模式对血液肿瘤危重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237-238.

[2]赵静,郭子宽,许中伟.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0,25(03):121-125+132.

[3]孟瑞,徐丽,万滢.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10):1759-1763.

[4]张姿怡,阮海涛.基于时机理论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病人照顾需求的质性研究[J].循证护理,2023,9(03):478-482.

[5]周丽,汪茜,阮海涛.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AR-T术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9):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