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管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为了对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进行有效预防,探究预防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外科患者98例并遵患者意愿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实施常规护理的49例为对照组,实施预防护理的49例为观察组,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后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心理状态、配合度及知识掌握度等均比对照组指标理想(p<0.05);观察组下肢肿痛、DVT、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士操作技能、护理态度及病房环境、手续办理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能够减少诱发DVT的各项因素,同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下肢血液流变情况,增强其配合度、满意度,减轻其不良情绪,对DVT进行有效预防,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外科后;预防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常因手术创伤性、术中出血及麻醉刺激,术后常需卧床休息,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风险。DVT形成以下肢麻木、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会导致肢体发生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8例外科手术患者,旨在探讨预防护理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20年10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提示DVT阴性。患者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下肢静脉曲张者;既往接受下肢手术者;既往存在血栓史;下肢动脉硬化者;入组前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9例,年龄42~83(63.32±3.54)岁,男29例,女20例。对照组49例,年龄43~86(64.27±3.79)岁,男27例,女22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防护理。(1)入组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解DVT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2)术后给予患者药物预防,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首选肝素治疗;利用弹力袜的机械原理,防止术后下肢静脉扩张,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防止血液在静脉中瘀滞,保护血管壁并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术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正确摆放肢体,提高患者脚部,膝关节弯曲。术后6h可给予患者被动运动,如按摩小腿肌肉,轻捏小腿肌肉;术后1d,护理人员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足背屈伸等运动;术后7~14d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踝关节主被动运动,运动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食谱,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度、高维生素,多饮水;戒烟戒酒。

1.3 指标观察

1)下肢血液流变学:于护理前、后用生化分析仪各检测1次。(2)临床指标:以调查问卷获取数据,问卷包括20个小题,涉及DVT的诱因、症状表现、预防及治疗等,共100分,患者回答题目的准确率越高,得分越高,掌握度越好。(3)并发症率:密切观察术后患者体征、症状等情况,预防下肢肿痛、切口感染、肺部感染、DVT等并发症,并在其发生后及时处理。(4)满意度:包括操作技能(置管、穿刺、按摩、推拿、换药等操作是否专业、是否熟练、是否一次性成功等)、病房环境(有无及时清理卫生、温湿度是否舒适、空气是否新鲜、是否安静等)、护理态度(与患者交流是否有耐心、语言是否合适等)、手续办理(手续的流程是否明确、检验,办理时是否顺利、迅速等),各项050分,评分越高越满意。

1.4 统计分析

研究过程中及时、准确记录各项数据,同时将数据分类,以SPSS25.0统计,计量资料包括三类:血液流变学、临床指标、满意度,均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一类:并发症率,以(%)表示,x2检验,p0.05,组间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下肢血液流变学 护理前两组的下肢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全血高切与护理前本组指标相比升高,其他指标与护理前本组指标相比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后的下肢血液流变学对比(±s

阶段

组别

n

全血低切(mpa.s

全血高切(mpa.s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

护理前

对照组

49

16.37±4.02

3.39±1.01

1.88±0.22

2.74±0.60

观察组

49

16.35±4.03

3.38±1.00

1.87±0.24

2.77±0.59

t

0.49

0.62

0.57

0.33

p

0.05

0.05

0.05

0.05

护理后

对照组

49

13.37±4.05

4.84±1.01

1.61±0.83

2.36±0.64

观察组

49

10.34±4.03

4.19±1.05

1.22±0.62

1.23±0.60

t

6.28

4.93

5.56

5.99

p

0.05

0.05

0.05

0.05

2.2 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均是在护理后评价,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比对照组早,说明观察组患者身体恢复的速度更快,该组患者知识掌握度评分比对照组高,说明其对DVT预防的了解更全面、准确,该组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低,说明患者不良心理程度更轻,该组配合度评分比对照组高,说明对医护人员的叮嘱、要求等更够更好的依从(p0.05)。见表2

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下床时间(h

知识掌握度(分)

心理状态(分)

配合度(分)

对照组

49

29.75±3.53

81.20±2.63

23.37±1.34

25.88±2.01

观察组

49

25.40±3.46

92.16±2.07

12.55±1.86

42.95±3.46

t

7.98

12.64

10.28

13.73

p

0.05

0.05

0.05

0.05

2.3 并发症率 对照组肢体肿痛率42.86%、切口感染率32.65%、肺部感染率22.45%DVT24.49%,与观察组对应并发症发生率16.33%10.20%4.08%4.08%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3

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比较[n(%)]

组别

n

肢体肿痛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DVT

对照组

49

21(42.86)

16(32.65)

11(22.45)

12(24.49)

观察组

49

8(16.33)

5(10.20)

2(4.08)

2(4.08)

x2

15.22

12.47

10.28

11.85

p

0.05

0.05

0.05

0.05

2.4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操作技能、病房环境以及手续办理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予以患者的体验更好。见表4

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对比(𝑥±𝑠,分)

组别

n

护理态度

操作技能

病房环境

手续办理

对照组

49

25.13±2.39

26.51±2.47

22.36±1.20

30.25±2.62

观察组

49

42.16±2.27

43.28±2.25

42.54±1.69

43.14±2.48

t

10.52

11.46

12.71

9.5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引发下肢水肿、皮炎、下肢肿痛等症状,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血栓脱落易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外科手术患者活动受限,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慢,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护理通常将注意力集中于手术部位及原发病上,易忽视下肢不适状况,因此对外科手术患者需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和预见性干预。预防护理干预通过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原因、对机体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各项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术前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增强患者依从性,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后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心理状态、配合度及知识掌握度等均比对照组指标理想(p<0.05);观察组下肢肿痛、DVT、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士操作技能、护理态度及病房环境、手续办理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进行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姣.普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7):2.

[2]高洋,张燕.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东方药膳,2020(12):159.

[3]程琦.个性化护理策略应用于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科学咨询,2020(36):2.

[4]崔丽妍.健康教育用于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评价[J].东方药膳,2020(019):234.

[5]张莹郭巍莉范薇林晓华.预防腹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婚育与健康,2021(02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