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

王冬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1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16月~20226月于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健康知识教育、日常护理和饮食与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包括全程心理护理、低血压的预防性护理和应急处置措施。统计两组患者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低血压经过护理后的血压与心率情况、处置低血压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血压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处置时间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对低血压进行相应的预防护理,当患者发生低血压后,应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应急护理。

【关键词】冠心病;低血压;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疗法是目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改善心肌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数患者从中获益,但在介入治疗手术中或手术后,也会出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的低血压进行了分析及护理治疗观察,目的在于寻找原因、解决问题,避免低血压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出现低血压并发症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其中56例女性,44例男性;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4.3±3.6)岁;对照组100例,其中49例女性,51例男性;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5.2+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临床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该组患者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心理护理。很多患者术后发生急性低血压,身体会有各种不适症状,从而出现各种心理误区或心理问题,如恐惧、紧张、消极、烦躁、易怒等。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和重要。患者出现以上消极心理问题大多是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护理人员可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防止并发症的继续发展。

②饮食护理。术后应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保证24h内尿量>2000mL,有助于排除造影剂口。若无特殊要求可立即恢复饮食,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忌食产气、油腻等食物。用餐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③拔管护理。术后拔管时,动作应轻柔,按压时避免过度用力(以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另外,拔管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面部表情、肢体温度等,同时观察患者穿刺肢体有无渗血、血肿或足背动脉搏动等现象。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吸氧、快速补液以维持患者机体的血容量,或去除枕头行头低足高卧位,或遵照医嘱立即停用硝酸甘油,给予患者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多巴胺,静推阿托品,提升血压和心率,直至血压稳定。若采取以上措施后患者仍处于低血压症状,应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④穿刺点的护理。术后穿刺点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时力度应适宜。切勿用力过猛。并定时进行松懈,按时解除包扎,发现有血肿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①低血压发生情况。低血压的判断标准为舒张压<90mmHg,收缩压<60mmHg。低血压发生率=低血压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②低血压发生后,经过护理后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情况。于结束护理后的24h内测评3次血压与心率,取平均数值为最终统计数值。③处置患者低血压并发症的时间:从介入护理开始计时,到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心率恢复正常后停止计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低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经过护理后的血压与心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血压经过护理后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低血压经过护理后的血压与心率比较(±s)

组别

n

SBP(mmHg)

DBP(mmHg)

HR()

对照组

100

117.42±10.24

82.17±7.77

82.14±5.64

观察组

100

99.41±7.22

70.21±5.44

71.07±4.22

t

5.736

5.026

6.305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低血压并发症处置时间比较:观察组低血压平均处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低血压并发症处置时间比较(±smin)

组别

n

血压恢复时间

心率恢复时间

对照组

100

55.24±8.07

31.24±6.07

观察组

100

39.42±6.11

22.14±5.44

t

6.311

4.651

P

0.001

0.001

3 讨论

冠心病介入性检查治疗引发的反射性低血压、心率减慢是一种迅速发生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后果极为严重。目前认为该并发症的发生是血管迷走性抑制性昏厥,即临床所称的过度迷走神经反射,其主要发生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疼痛、拔管时局部麻醉不佳、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恐惧等)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通过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导致内脏及肌肉内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最快的可在1min内发生。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明显减慢,可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由于迷走神经反射病情严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防止及减少其反射的发生至关重要。发生后需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以减少不良后果。虽然冠心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进展迅速,危及病人生命。其防治的关键在于加强健康教育,注重病人的主动参与和对健康知识的获取,使病人对整个手术过程有所了解,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焦虑,提高其主动配合能力。所以,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应在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从而控制低血压的发生。

本次研究对本院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低血压并发症设计的改良后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集中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突出了改良后护理方式的临床优势。全程心理护理与预防性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研究显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针对低血压的发生原因进行预防,能够有效控制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本次研究也分析了低血压并发症的具体控制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处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充分显示了医院护理方式中应急护理措施的临床作用,有效处置了低血压并发症。其研究采用应急护理的方式,在发生低血压并发症时,第一时间进行干预,从而较为充分地实现了控制低血压的效果,不仅用时较短,同时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的患者进行护理,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并对低血压进行相应的预防护理。当患者发生低血压后,应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应急护理,最大程度纠正低血压。

参考文献

[1] 杨少萌.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13例预防与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4):129.

[2] 任援,尹振美,门芳,.介入治疗冠心病致反射性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1135-1137.

[3] 刘萍,王晓凤.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4):95,101.

[4] 覃小梅.探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再灌注性无复流的护理措施[J].智慧健康,2019,5(8):90-91.

[5] 王聪.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护理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