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马若瞳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整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术中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状况与苏醒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状况与术后凝血功能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苏醒状况具有积极影响,使得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小,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术中保温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凝血功能;术后苏醒

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频率不断提高,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而在手术的运行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麻醉药物、手术室温度过低、术中皮肤暴露时间太长或者太多、大量冷冲洗液体的运用、常温液体的输入等,使得机体散热增加,体温回复速度相对较慢,进而诱发低体温。一般来说在麻醉手术超过3h后,低体温就可能发生。在个体体温过低的情况下,其凝血功能与苏醒状况都会受到限制,使之,应激反应更为突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针对该种状况,临床认为必须要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中保温护理,且在我院实践中该种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详细资料报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整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有38例、27例,年龄介于32~65岁之间,平均年龄(47.28±2.12)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各有37例、28例,年龄介于31~67岁之间,平均年龄(47.29±2.43)岁。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实施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干预;(2)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手术时间介于3~6h;(3)患者无脏器功能不全;(4)患者近期未使用抗凝药物与血液疾病;(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确定患者手术日期后,必须要对其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患者符合手术实施的相关指征。同时,两组患者均采取同等的麻醉干预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例如在手术之前对手术室环境进行调节,使得其温湿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术中保温护理。其主要内容为:(1)液体加热。对所有输入的血液与药品均需要进行加热和保温处理,使之温度保持在37℃。将水温浴箱温度设定在42℃,以保证冲洗液体温度的稳定。(2)在手术前需要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对于一些不需要暴露的部位,及时进行遮挡和保温。尤其是在进行皮肤消毒时,动作要快,以降低体温的散发。(3)手术台加热。在手术实施前1h,以电热毯对手术台进行加温。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体温偏高,则可以对其暂停加热,临界值为37.5℃。

1.3评价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苏醒状况,记录其不同时间点—气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寒战发生率。

1.3.2检测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1.4统计学分析数据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状况与术后凝血功能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苏醒状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气管拔管时间(min) 完全清醒时间(min) 恢复室滞留时间(min) 寒战(%)

观察组 75    23.49±4.52        44.28±5.29          52.39±5.43       3(4.00) 对照组 75    34.18±4.56        67.49±8.65          77.36±9.53     32(42.67)

表2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      PT(S)      TT(S)      APTT(S)      FIB(g/L)

观察组      75    12.63±2.34   13.27±2.43  38.47±4.53    2.23±0.45

对照组      75    20.39±2.12   19.87±4.32 50.27±7.38    2.76±0.87

3讨论 通常来说,机体在正常的身体状态下,体温受到了产热与散热两个过程的影响,在其保持平衡时,体温正常。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运行的过程中,患者会受到手术环境、麻醉药物、输液、皮肤暴露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得机体产热受到限制,散热量增加,体温存在下降趋势。目前,低体温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这种疾病发生后会对血氧饱和度产生限制,影响机体的循环系统,进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苏醒状况受限。基于此,临床提出了术中保温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论与李红英、陈晓玉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综上所述,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苏醒状况具有积极影响,使得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小,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倪敏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采用保温护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4):152-154.

[2]陈晓红,刘艳红,仲丽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保温护理改善患者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06):172-174.

[3]雷春梅,王效惠,刘晓燕.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1):133-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