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怎样做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试验员怎样做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陈联杰,钟鹏,马云翀,魏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成都,610040-

[摘要]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建工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混凝土的质量,这关系到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整个工程的质量,测试和控制混凝土的生产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试验员针对混凝土原材料变化、生产过程控制目标和方法。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质量;原材料变化

0 引言

混凝土在建筑过程中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质量以及结构紧密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房建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们接触的最多的一项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房建工程所要求的质量也更高。如果其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会对居住者乃至是整个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与控制,尽可能发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整体房建工程提供质量保障。其中,试验员如何做好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好坏是整个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的源头,除了强度指标外,混凝土质量还涉及泵送性、凝结时间和裂缝等问题,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第一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省因环保原因大部分禁止采石场,从而使得石场的碎石成为畅销货,这影响了预拌混凝土企业对碎石质量的选择,采用不同石场提供的碎石也很普遍。当用汽车运输时就可能出现碎石粒径、颗粒级配、压碎值、针片状、泥粉含量各车都不同,这大大增加材料质量管理和生产质量控制的难度。

河砂供应也存在碎石供应相类似的问题,河流能提供的优质河砂越来越少;在车辆运输过程中,一辆卡车可能有很细的沙子,另一辆卡车可能有很粗的沙子,粉煤灰的供应也很紧张,数量少,质量差。

试验室根据原材料市场供应和生产需求确定原材料质量接收范围,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材料不能通过添加更多的水泥和减水剂来解决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所以试验室材料收货范围以外的材料必须退回。

2 生产过程控制

对于预拌混凝土企业,原材料波动正常,特别是在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波动幅度通常超过总产量调整比例中砂率的调整范围,上午生产的混凝土只要适应砂和水分含量的控制就可以准确生产,下午原材料可能会有很大差异,需要重新设计新的生产调整报告。一般情况下,操作员会根据生产调整报告通知将生产数据导入计算机。如果不重新输入数据,生产测量和材料消耗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原材料超过连续生产过程中适用的配合比例限制值,计算机上的生产配合比例值会及时变化。否则,生产的混凝土拌合物可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合理和科学地使用生产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先决条件,如何正确使用生产配合比?一般情况下,试验室会对目前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调整,根据细度模数、杂质含量、含泥量、泥粉含量、颗粒级配、粒径、针片状,粉煤灰的粗细等情况提供详细的调整方法。试验员应当仔细阅读和掌握生产配合比所列的说明内容,在工作期间,要掌握砂、石、粉煤灰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混凝土拌合物。

连续生产中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和骨料含水量的不稳定性是常见的现象,为了方便控制产品的稳定性,试验员在装载过程中需要对叉车操作员进行铲料顺序的监督和警告,尽量保持上仓砂、石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稳定。

混凝土生产是一个人与机器结合的过程,试验员除了对所用设备的正确设计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视觉观察和判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试验员在生产控制室的监控下,对每个混凝土搅拌盘的浆估量、坍落度和用水量变化也能从仪表盘上观察到配合比数据的正确性和计量误差情况。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以下情况出现:

泥浆体积过大,导致拌合物沉降不足,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沙量过高,需水量也较高,原因可能是沙子变细,碎石和泥粉更丰富,解决方案是手动添加减水剂,与此同时,降低原配合比的砂率并提高减水剂的掺量,保持水胶比不变。

如果砂子从中砂转换为细砂,或者砂子的杂质和泥浆含量过高,或者碎石和泥浆粉含量过高,就要增加生产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和减水剂掺量并降低砂率。这个方法的作用:首先,使用这些不利材料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二是能改善这些不利材料下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经时损失速度,同时对减少出现混凝土塑性裂缝现象有利。

石头太多,坍落度过大,在取样和观察过程中经常观察到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离析现象,其原因是砂子粗糙、砂子中的碎石含量过高、或碎石较为干净或砂的含水率不准。解决办法是提高砂率、并降低用水量。

当坍落度过大时,取样观察发现混凝土拌合物有泌水、气泡多、板结等现象而仪表显示用水量不高,表明减水剂过多,适当减少减水剂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砂卵石含量多往往还会出现卵石含量不稳定,

单独调整砂率很难保证整个混凝土批次的质量,因此除了增加砂含量外,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还需要适当增加原配合比中使用的水泥用量。

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好但坍落度达不到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胶凝材料的改性,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大或粉煤灰偏粗其用水量大;有时可能由于减水剂不足或减水剂不稳定而导致减水率不足,这时需要手动添加减水剂,以保持水胶比不变,同时适当增加初始生产成本中添加的减水剂的量。        若是粉煤灰偏粗引起需水量变大时,除适当加大减水剂掺量外还适宜降低粉煤灰用量,增加水泥量,即把粉煤灰的取代率降低。

减水剂计量不准导致用水量大,需要注意其误差值是否超过1%,配合比设计一般是允许减水剂有1%误差,若超过1%时,需即时手动补回相应的重量,并通知机修进行设备检修,恢复正常才能继续生产。

3 生产取样、记录和出场检验

混凝土生产取样的目的是对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进行大量检查和评价,通过取样和测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员可以纠正自己的透视判断错误,也可以发现混凝土拌合物是否存在泌水、离析、板结等现象。客观来说,生产样品是试验员积累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的有效方法。

连续生产且原材料复杂多变时,加密取样频率是控制出厂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完整的生产取样和分类记录可以反映原材料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同时生产取样的完整记录也反映了施工现场混凝土性能的完整记录。是识别和解决质量异议的基础,因此试验员必须认真对待。

国家标准允许混凝土搅拌沉降存在一定范围的正负误差范围,事实上,作为混凝土生产企业,每辆离开现场的混凝土车采集和测量样品是不必要和不可能的,为了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出场质量,预拌混凝土企业都会在某一特定位置设立观察台,并安排一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试验员对搅拌车上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观察,判定其和易性、坍落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这种出场检验方法是否有效与每一个观察者的实践经验水平不同而影响很大。

出场检验是混凝土产品出厂前最后一道质量检验, 试验员怎样把好这一关?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自己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经时损失速度、各工地的距离远近、施工部位的楼层高度、施工方式和所用泵机的性能特点;同时结合当天的气候特点(如高气温、雨天),并根据生产控制室值班试验员对各工地混凝土坍落度大小的要求来观察、判定各出场混凝土拌合物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如坍落度太大、砂率太小或砂率太大等)都要退回控制室处理。

另一方面观察台的试验员要及时把各出场产品的和易性、砂率、坍落度情况通报给控制室的试验员,保持双方密切沟通,以实现出场产品100%合格。

4 结语

当今,混凝土作为目前我国房屋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不仅与多种原材料质量和性能息息相关,也和现场实际的管理人员相关,作为一名试验员,只有在原料、施工技术、保养维护等各个方面全面的进行质量控制,针对建筑结构的发展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育.预拌混凝土检测问题和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2(09):60-61.

[2]王克祥,廖绍锋.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J].工程与建设,2021,35(04):82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