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技术推广如何适应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农机技术推广如何适应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古日古代

152727198209011843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而农机技术水平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想要实现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保证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对先进的农机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在农业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通过信息技术对我国农机技术进行推广,不但能够使农机技术被更多的农户所应用,还能够带来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从信息技术在农机推广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适应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对于生活和工作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我国农业方面,由于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使得相关部门对农机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并帮助农民对该技术进行熟悉与应用。

1信息技术在农机推广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各行业、各领域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国具有广阔的农业种植面积和众多的农村人口,这使得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我国在新时代下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不仅不能够实现生产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消极影响。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生态环境也愈加重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其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人们的健康已经造成的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先进的农机技术进行推广,成为我国相关部门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但能够让农民能够了解到传统技术的落后,还能够加强农民对于先进农机技术的了解,帮助农民不断掌握先进的农机技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确保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2现阶段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机化程度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2%,而发达国家机耕率接近 100%。这表明我国农机化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一些较为偏僻的农业生产地区,由于农机设备价格昂贵,很多农民难以承担购买和使用农机的费用。部分地区的农民对农机具的认知水平不高,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农机具,导致农机具使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2.2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要把农机技术推广水平纳进当地的农业考核指标体系里面,进一步鼓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加强指导服务,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一系列媒体对农机技术展开大力宣传,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熟悉并应用农机技术。基于自身具体情况,发布农机技术推广扶持政策,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模式建立农机技术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达到农机技术推广现代化、规范化。

2.3缺少健全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现阶段,农机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的过程中,缺少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尽管很多地区都相继建成了农业管理机构,但由于缺少成熟的管理方式与经验,在实际的农机技术应用过程中还不具备充足的应用能力,不规范的农机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也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推广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还沉迷于原来的条条框框,创新意识不强,没有紧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少地方的推广内容还局限于产中服务和主要粮食作物上,对农民在农机化技术多样性需求方面的认识不足。

3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的策略

3.1提升农机化水平

在提升农机化水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农机数量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需求,为此,政府应该加强农机设备的购置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农机设备。同时,还可以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加大生产投入,增加农机设备的产量,以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支持,提高农民对农机具的使用技能和维护能力。同时,还可以推广先进的农机作业管理模式和技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精度,降低农机作业成本,促进农机化发展。合理配置农机设备是提高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措施。政府可以依据农业生产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农机设备配置方案,推广多机联合作业、集中化作业等先进的农机设备配置模式。通过推广农机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共享农机设备,提高农机利用率,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上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的合作和支持。

3.2做好规划引导

科学制定“十四五”农机技术推广发展规划,明确农机技术推广发展思路、重点、目标。在坚持全面化、全程化推进的基础上,把握区域发展特色,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循序渐进,打造特色亮点。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规模化品牌园区建设、提升农机公共服务水平上重点推进,在做大做强农机服务组织、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上狠下功夫,在设施渔业、农机作业水平上打造亮点。以农机合作组织为支撑,上伸下延,左右拓展,实现农机作业全覆盖,扎实提升农机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围绕高效设施农业、设施园艺等特色产业,培育和塑造亮点。

3.3加大农机管理力度

提升农机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以及农机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机管理制度和法规,目的是规范不同主体在农机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行为,保障农机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政府相关部门还应继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并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机设备的销售行为,促进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需要加强对农机设备的检测和监管。为保障农机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政府需要加强农机设备的检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农机设备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机设备的质量检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农机设备质量问题,保障农机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4加强农机技术应用宣传

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宣传是重要的一环。农业部门可以制作农机宣传资料,包括农机使用手册、宣传画册、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向农民普及农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组织农机展览会、农机推广活动等,向农民展示新型农机设备的性能和优势,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机设备的认知和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农机使用体验活动,让农民亲身体验新型农机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便利性,提高农民对农机使用的信心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大对新型农机设备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购置新型农机设备。通过开展新型农机设备的示范推广活动,让农民亲眼见到新型农机设备的性能和优势,提高其购买和使用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机化程度低、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管理粗放等。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农机技术推广策略,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制定有效的农机技术推广策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严仲军.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实践[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9):77-79.

[2] 张昊.农机技术推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及策略探究[J].当代农机,2022(6):46-47.

[3] 李海强.互联网信息技术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探讨[J].当代农机,2022(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