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3.0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 3

生态修复3.0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胡强强1,帅松1

1.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700

摘  要:二十大报告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针对当前国内生态修复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当前3种主要生态修复模式,并针对典型案例分析了三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实现生态修复产业化,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矿山;3.0模式;产业化


0. 引   言

矿山修复是一个点,面上的表述应该是“生态修复”。 生态泛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国的生态修复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既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对环境 承载力失衡后的补救,也是对生态经济价值的利用。生态修复表面看是对自然环境的修复,实际是对发展方式的修复与转变,是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觉醒。

1.生态修复3.0模式产生背景

1.1 40年历史背景

工业化早期粗放式发展留下了无尽遗憾,以环境和未来为代价获得的发展得不偿失。

1.2 国情现状背景

资源匮乏依赖进口,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废弃矿山满目疮痍,资源依赖 意犹未尽,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1.3 矿山现实背景

之前为国家做出过资源贡献的矿山大部分处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关闭状态。

1.4 经济发展背景

源依赖型城市、耗能污染型城市面临刚性转型,难以为继。

1.5 发展阶段背景

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方式根本变化。

1.6 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1.7 发展理念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明了新的资源方向。

1.8 振兴乡村战略大背景

美丽乡村首先对生态环境提出要求,大部分矿山修复载体在农村。

我国走过一段重资源索取轻环境保护的粗放式发展时期。粗放式发展缺少对自然的敬畏与环境保护意识,只顾开采,不加保护;只要资源,不要环境;只顾当下,不要未来。无序粗放的攫取,给祖国美丽山河留下无 数伤疤和无尽遗憾;大量的发展成果被抵消,疯狂的开采失去了发展的本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缺 少了美好环境的支撑,幸福指数下降,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变废矿荒山为绿水青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时代赋予矿山地质行业的崇高使命。如何将废矿荒山变 成绿水青山?如何让修复后矿山重新焕发青春,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何让绿水青山不仅成为人民群众 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如何创造科学合理的修复模式和资本模式?是矿山地质行业跨 界发展的新方向、新课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新担当、新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3.0模式呼之欲出。

2.如何看待废弃矿山

矿山是资源,废弃矿山也是资源。把废弃矿山当成垃圾的观点是错误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拥有资源时,矿山是有价值的;矿山失去资源,一样具有价值。 废弃矿山修复后既有环境价值、生态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对废弃矿山的认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观、环境观、价值观、未来观。 用科学方法把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用产业思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变废为宝的过程,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3.生态修复3.0模式分析

3.1 生态修复3.0模式

1.0模式:双复模式,复绿和复垦;

2.0模式:景观模式;

3.0模式:产业植入模式。即在2.0生态升级的基础上,植入相关产业,由静态的矿山变成动态的经济体;

通过生态升级、产业植入尤其是劳动者的进入,使废弃矿山内部生态生产力被激活,继 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

矿山修复在模式的选择上,不要一概而论。要根据矿山诸多要素综合考量,宜1.0则1.0,宜2.0则2.0, 宜3.0则3.0。在同一个矿山修复项目中,也可以三种模式综合运用。有的区域复绿为主;有的区域做成景观,提高生态水平;有的区域植入产业。

3.3 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3.3.1  1.0模式案例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6070914435722.jpg主要以荒山变绿、 土地复耕为主要目标,如浙江湖州东林镇三合村对废弃矿山“华阳矿”进行复绿整治,打造花卉产业园。经过几年的边坡喷播复绿,该矿山治理总面积32万多平方米,原来裸露的山坡被茂密的灌木覆盖,为下一步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3.3.2  2.0模式案例

2.0模式是景观模式,在1.0模式基础上,由普通绿化升级为生态景观。 终端产品一般是矿山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

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工矿旅游景区)规划面积7.8km2,核心景区占地面积1.48 km2,是以古代采矿遗址、现代采矿遗址为核心景观,以矿冶历史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代和现代采掘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当今时尚特色旅游项目,能使游客获取新奇

的体验,被誉为湖南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公园(景区)分为“一心七区”,即游客服务中心,井下探秘区、露采场景区、矿冶博览园区、子龙训练营区、古郡观景台(烹采园区)、矿山风情园区、选冶工艺参观区。这里有国内罕见的露天单体采矿区、中南有色矿山较为现代化的竖井、世界最大的古铜币主题雕塑、财富大道;井下有色彩斑斓的孔雀石、晶莹剔透的冰晶针、刺激的矿井探险和3D电影,而古时遗留下来的众多老窿洞,更是一部千百年来宝山悠久的采矿史!

3.3.3  3.0模式案例

3.0模式是以产业导入为特征的矿山修复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矿 山修复之初,即考虑如何以产业植入的方法利用好这片废弃矿山,尊 重土地并最大化利用土地,以与当地各种要素基本匹配的前提下导入 合适产业,并通过一项或多项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当 地农民提供致富条件,为当地政府提供可持续的税收,为当地发 展打造一个或多个经济增长点。

3.0模式运作特征在于跨界融合,跨界不仅在于产业跨界,还在于功能跨界。一个区域、一幢建筑有多重功能,有显著的跨界特征。如有些半开放矿坑改造成为剧场或停车场,顶部还可以作为户外运动场所;有的矿坑做成花园后,岩壁可以成为攀岩运动场所。空间再造的显著特点 是空间跨界。

庐山东湖小镇矿山修复项目,这个矿的位置独特,区位优势良好。东边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边紧挨着就是著名风景胜地庐山,占地大约5000亩。

产业方案确定之前,先确定了三个前提:

1、要与庐山结合考虑,要与每年750万庐山游客的需求结合考虑;

2、要与周边的城市结合考虑,尤其产业必须错位发展,不能重叠,要力争打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要与地方的文化、资源结合考虑,如庐山会议,白鹿洞书院。

与庐山游客需求相关产业打造:建设四条商业一条街:美食街、 康复一条街、购物 一条街(地方特产)、文化一条街。

与集聚高端人才相关产业打造:庐山创谷。基本定位:企业创新研发基地+创新型人才工作室+高品质生活基地。

与庐山错位的景观产业打造:白鹿洞深坑公园、户外运动基地。

通过打造,实现就业5000人;年税收2000—3000 万;农民收入倍增;生态环境优美;高端人才集聚;国际知名度增加;形成庐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4 生态修复3种模式的区别

1.0和2.0均属于基础模式。基本目标是把废弃矿山修复好、绿起来;但没做到把废弃矿山旺起来、富起来。土地的生态价值得到了提升, 但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最大化释放。

1.0、2.0模式没有产业植入,没有就业岗位增加,没有带动地方经济发 展的动能、没有农民富裕的支撑点,矿山内在生产力没有激活,因而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

4.在实践中如何实现生态产业化

4.1 矿山修复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

是采用1.0、2.0模式,还是3.0模式?或者是1.0、2.0、3.0综合运用模式?  修复之后究竟成为什么模样?生态怎么样?产业怎么样?附加值怎么样?可 持续能力怎么样?在修复之初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评估。

评价矿山修复顶层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点:至关重要 在于选择的产业—是否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是否与当地经济、文化、区位有很强的匹配度?不能出现 “产业排异”。 是否具备拉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是否能形成人与自然、产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格局?

4.2 坚持产业定位优先原则

修复废弃矿山是修复方案优先还是产业方案优先?答案是肯定的:产业方案必须 优先。技术方案必须在产业定位后确定,不仅有利于产业布局,还可以极大降低 修复成本,实现最经济的修复效果(如保留部分深坑,打造深坑公园)。

4.3 制定生态修复产业链

一条完整的生态修复产业链应包括:顶层设计-生态修复-空间布局-规划设计-资源配置-产业植入-招商引资-运营管理。

5. 思考及建议

5.1  3.0模式是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1.0、2.0模式虽然没有产业植入,没有就业岗位增加,没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能,但是它们在当前背景下普遍存在,也是3.0模式实现的过渡模式,结合具体项目当地经济及人文背景,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模式尤为重要。

5.2 目前1.0模式主要以复绿、复垦为主,2.0模式主要以局部市政景观,缺少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利用。目前矿山修复创新手段主要有“太阳能”的引入、“绿色锚杆”、“藤立方”等,针对项目具体特点引用新手段及开发新手段已成为矿山修复当务之急。

5.3 矿山主要分为三类:新矿山、正在开发的矿山、已闭坑矿山。当前的矿山项目主要为已闭坑矿山。对于新矿山、正在开发的矿山的项目拓展却很少,如何利用这两类矿山进行拓展将成为生态修复行业的又一发展方向。

5.4 振兴乡村首先对生态环境提出要求,大部分矿山修复载体在农村,因此把振兴乡村战略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