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电力EPC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海外电力EPC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探究

李冰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逆全球化”浪潮和不断恶化的经济政治环境使现汇项目越发稀缺。依靠融资手段获得其非传统业务优势的海外EPC工程项目已然成为了重要的运作手段和市场趋势。然而,中国建设承包商在此过程中遭遇的海外融资风险随着“现汇项目”日渐稀缺而逐步显露。缺乏融资理念、无法准确识别融资风险,尤其是难以提供融资担保以及匹配合理的融资方案,已经成为FEPC项目顺利落地实施的重大阻碍。本文将分析海外 EPC工程项目的融资需求及主要风险,相关企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外EPC工程;融资风险

一、项目融资模式

融资风险与融资模式密不可分。在工程建设领域,目前主要有公司融资、融资租赁和项目融资三大类。

1.公司融资作为传统融资方式,是项目发起人(非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通过各类途径完成融资后,将获得的资金注入到开发的项目中。这种模式下债权人不依赖项目信用和项目未来现金流,而是依赖项目发起人即国际投资人的资产和信用,对发起人的任何商业利益具有100%追索权。公司融资和还贷的基础是第三方的资产状况、信誉以及相关资产的抵质押。如项目失败,不足以还本付息,贷款方则有权将借款方的其他资产或权益作为抵押品拍卖,直到贷款本息偿清为止。两优贷款、银团贷款等政策性信贷款都属于这类模式。

2.融资租赁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与第三方(供货商) 订立供货合同,出租人出资向供货商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 同时,出租人与承租人订立一项租赁合同,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这种融资方式更多的是应用于机械设备或核心组件在项目中占据大额比例50%以上时,针对以上部分的特定融资形式,融资租赁是一种 “融资” 与“融物”相结合,集贸易与技术更新为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

3.项目融资则是以项目的权证和盈利预期为基础开展投资,在获得银行或者投资者的认可后,可由项目公司直接对外融资。项目公司通常除了发起人或股东注入的资本金(一般占开发项目总额的25%左右)外,资产负债表中无高财务价值的可融资资源,项目未来收益现金流成为融资的重要还款保证。项目融资属于有限追索或无追索,即贷款人仅能在与借款人约定的特定阶段和范围内,对项目借款人进行追索,除此之外,无论项目出现任何问题,贷款人均不能追索到项目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资产。特许经营、应收账款延付属于这类方式的融资。

二、主要融资风险

融资拉动海外电力工程项目的模式虽然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尤其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已早有成效。但海外EPC项目周期长,风险高,融资对于大多国有企业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一系列风险,主要包括:

1.政治风险:政治经济风险包括政局稳定性、恐怖主义活动、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等。海外一些国家常年政局不稳,战乱不断,很多项目因为暴乱、战争的风险导致项目终止。

2.市场风险:一方面海外EPC项目市场种类很多、规模较大,但是各个国家的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海外市场看似规模不小,实则往往集中在少数一些热点国家或地区中,如东南亚、非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是白热化了。一方面国内企业,一些大型企业的子企业在同一国别及行业扎堆严重,过度竞争。

3.金融风险:海外EPC项目的融资涉及担保、保险、 资金、汇率、贴现等金融活动,这些金融活动受中国、项目所在国以及海外金融市场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而项目从经营到履约的周期一般较长,融资项目按照一个又一个步骤完成所有融资文件签订工作,这期间存在政策、法律以及融资产品了解不够或变动的风险。

4.业主风险:海外EPC项目的项目业主往往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业主具备一定项目开发实力但不熟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有些熟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但却没有能力提供满足项目需求的融资担保,有些能够提供融资担保但可能会在签约后刻意拖延融资办理进度,有意要承包商更多的承担融资风险。

5.工程建设风险:众所周知,海外项目因各种环境和条件不同,工程建设风险较高,技术、合同管理、财税等诸多风险及问题影响着项目的建设。风险如果无法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自然影响项目的履约,不仅会造成成本增加或项目亏损,而且会导致项目融资失败陷入更大的纠纷陷阱之中。

6.自身风险:一些国有企业参与海外EPC工程项目的市场竞争较晚,且本身并不擅长工程建设,尽管在海外业务经营拓展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并调整了公司治理模式,但其体制、机制在面对融资需求下的新风险时仍会因为自身条件的先天不足而导致新的风险。

三、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1.对于政治风险及金融风险,在项目市场经营阶段,企业可通过中信保等专业机构发布的国别风险预警、调研报告等了解项目所在国别的政治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项目执行期间,企业应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对于通货膨胀或汇率变化等经济风险,企业的相关部门应长期监测,根据所在国的政治政策变化,经济运行情况,识别风险。对于外汇储备不足、外汇管制政策频繁变动的国家,可以选择投保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对于金融市场相对完善的国家,则可以利用套期、利率互换、在合同中约定固定汇率和外汇掉期等方式来进行风险管理。

2.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提高融资能力。企业一方面应学会合理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推进自身融资能力的不断加强。一方面应增强自身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的能力,尤其是深化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学会灵活地利用外资与金融创新,以便增加融资额度,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企业更应注重融资队伍的建立,这是企业真正解决自身融资困难的关键。纵览国际承包市场,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占有先机的企业,除了拥有过硬的技术,充足的人才之外,还会发现他们已经培养了一批能够合理高效的使用国际金融资本,可以很好的为项目筹措资金的优秀融资人才。

3.业主风险主要出现在项目执行的前期和中期,在项目执行早期充分评估业主的信用水平并做出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是管理此类风险并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一是要充分评估业主信用风险,企业可以向行业协会和同业机构了解合作方的历史信用情况,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资信调查机构对其进行调查。二是要做充分的尽职调查,聘请专业机构对合作方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签订完备的合作协议,并聘请当地有资质的律师对合作协议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救济措施的约定进行审核,以明晰该约定是否能达到了保护我方企业合理权益的目的。三是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例如投保海外投资险,转移合作方违约风险,也可利用金融工具对冲违约风险。



国际工程领域的融资问题是众多中国工程建设承包商需要翻越的一座高山,面对这座高山,风险管理是第一位的,企业应科学识别风险,认真评估风险,全面控制风险,及时管控风险,落实融资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措施。当然企业更应树立全新的融资理念,加强对融资政策的了解与掌握,适当开发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修炼自身的融资能力,将其作为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地从融资角度考虑融资模式和融资风险,创新融资风险 分担机制和融资担保设定,顺利融得资金并促成项目落地,获取持续性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方旖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对海外直接投资国的风险评估[J].中外企业,  2016,1:79-83.

[2]李铮.国际工程承包与海外投资业务融资[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15.

[3]宋玉祥. 拉动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新抓手——应收账款延付融资及风险防范 [J]. 项目管理评论,2020(3).

[4]戴莲.国际工程项目融资方式和风险控制 [J]. 现代商业, 2013(1).

[5]罗晨.海外项目融资风险与管控措施浅析—以电建海投公司印尼A项目为例 [J]. 企业管理,2020(S1)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