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志娟

文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文山 603099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儿童流行性感冒给予其接种流感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期间的40例适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接种流感疫苗,对照组20例未接种流感疫苗,比较两组的流感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率、预防有效率等。结果:接种流感疫苗的研究组流感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接种后的预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预防效果,两组数据存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龄儿童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后可以有效降低和避免发生流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理想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预防效果;不良反应

流行性感冒属于临床上呼吸道一种传染类疾病,主要因人体被流感病毒所侵犯而引起,患病后的局部症状较轻,但是会有疲乏无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进而使得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该病的特点为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出现大面积爆发等[1]。流行性感冒易感人群的控制和预防手段就是接种流感疫苗,及时接种有利于避免发生流行性感冒,保证有效控制流行性感冒的发生。接种后机体的白细胞迅速升高,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因此得以有效保障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探讨健康人群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后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依据随机抽签方式将40例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需要接种流感疫苗的适龄儿童平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所有儿童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且签署相关协议书。对照组中男孩12例,女孩8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50±1.25)岁,体重15-30kg,平均体重(22.50±2.16)kg;研究组中7例女孩,13例男孩,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00±1.50)岁,体重16-30kg,平均体重(23.00±2.45)kg,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体重等数据在一般资料中均无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接种时无发热者;无急性感染症状者;无慢性疾病活动期症状者;无严重慢性疾病者,1年内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者;年龄3-10岁儿童。

排除标准:身体严重疾病者;接种其他疫苗者;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普通感冒儿童;过敏体质儿童;合并严重先天性、系统性疾病儿童;格林巴利综合症儿童。

1.2方法

1.2.1对照组未采取流感疫苗的接种。

1.2.2研究组予以接种流感疫苗,其中6-36个月儿童应该接种2剂疫苗,间隔时间大于一个月;月龄在36个月以上的儿童接种1剂疫苗[2]。接种前积极与儿童家长沟通,促使其提高对流感疫苗接种的认知,从而增强接种依从性和配合度;保证接种环境安全、舒适,接种中可以转移儿童注意力增强其配合度,同时需予家长心理指导,告知其接种后容易产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其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检查流感疫苗,掌握其禁忌症,避免发生医疗事故[3]。接种后留取家长联系电话,便于预约下次接种 同时告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若出现不适症状切勿恐慌,及时采取有效处理; 提醒家长饮食、卫生等,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消毒,同时适量进行运动锻炼。针对易感人群予以隔离保护,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接触。给予营养支持提升抵抗力、免疫力[4]。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分析对照组、研究组采取流感疫苗接种后的流感发生率。

1.3.2比较研究组、对照组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头痛、发热、皮肤瘙痒等。

1.4统计学方式

实验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如流感发生率使用X2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如平均年龄采用t检验(士s)表示,当数据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流感发生率

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对照组流感发生率远远高于研究组的流感发生率,组间的数据对比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实验数据见表1。

表1流感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未感染者

感染者

研究组

20

(19/20)95.00%

(1/20)5.00%

对照组

20

(9/20)45.00%

(11/20)55.00%

X2

11.9048

P值

0.0005

2.2分析各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接种流感疫苗的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各组数据之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数据如表2。

表2不良反应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头痛

皮肤瘙痒

发热

不良反应率

研究组

20

0

2

0

(2/20)10.00%

对照组

20

3

9

2

(14/20)70.00%

X2

15.0000

P值

0.0001

2.3比较预防效果

对照组未接种流感疫苗的预防明显差于研究组的预防效果,组间的差异具有数据差异(P<0.05),数据如表3。

表3预防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预防效果

研究组

20

3

17

(17/20)85.00%

对照组

20

15

5

(5/20)25.00%

X2

14.5455

P值

0.0001

3讨论

流感传播的传染性较高、传播速度较快,主要通过人群接触、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物、空气飞沫等传播。秋冬季属于高发期,大多数病人会有严重病发症,全球每年均有由于流感而死亡病例。流感病毒分甲型、乙型、丙型,甲型病毒因易产生抗原变异,因此传染性较强,进而容易导致大面积的爆发。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功能较差,抵抗病毒的能力较低[5]。另外,儿童属于传播媒介,与之接触后容易发生感染情况,其中易感人群就是老年群体。 接种疫苗后不但可以防止出现流感情况,还可以提升儿童的抵抗力,对抵御其他病源的侵染具有一定的帮助。儿童作为流感的高危人群,并且5-10岁属于发病的高风险阶段,而流行性感冒又属于儿科临床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因此,加强对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控制和预防可以有效保证其健康生长。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密切观察接种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情况,从而强化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6]。接种两周内,人体会产生相关抗体,其作用就是抵抗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从而预防发生流行性感冒,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已确诊的流感儿童具有减轻疾病症状的效果,其具备控制、预防的双重作用。实验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适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流感,同时具有较高的接种安全性,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张丽.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及安全性[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5):768-770.

[2]陈翼.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2):215.

[3]陈冀.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24):16.

[4]路静祎.观察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应用价值[J].健康女性,2022(11):109-111.

[5]李习静,牛齐鲁,安国红.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0):26-27.

[6]张秀霞.对小儿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J].健康女性,202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