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田事 探课程——田事活动在幼儿园新课改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享田事 探课程——田事活动在幼儿园新课改中的应用

朱春晓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幼儿园,浙江宁波315609)

摘要: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与其说是一种享受,不如说是一种挑战,犹如攀岩,需要付出超常的勇气和智慧,而课题研究就像一个个抓手,关键处的作用将助攀登者一步步达到理想的高点。借此,我园提出了农村幼儿园“田事课程”的构建,挖掘和利用了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农村资源,感知了以农村特有的资源为载体,丰富多样的幼儿园园丁特色田事活动。努力构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框架,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形式,让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体验,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关键字:田事    村落   乡土资源

连接生活与教育的纽带是“做”、活动,表现为“劳力”与“劳心”的结合,我深知田事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园有效地探索和实践了农村资源的优势。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环境,应该让幼儿进入我们的农村,走过村落。在实践教育当中,在游戏活动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乡土游戏的引入,来对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节省,真正的实现就地取材、因地适宜,保障乡土游戏的持续开展。

在研究中,我们开展了“铜岭祝•农家乐”、“涨家溪水稻”等主题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要多关注孩子的感官,让他们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采摘、触摸、尝试、探索、发现亲近自然,拥抱社会,让农村幼儿园课程散发“劳动”气息。教室内环境利用各种农具、工具等,进行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感受到班级的农家劳动的氛围。

一、实施课程审议

课程审议是基于幼儿园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目的,课程开发主体对幼儿园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策略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分析、权衡取舍所作出的课程抉择。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课程审议中,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幼儿、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人士等不同主体可以对课程建设发表不同观点,通过不断分析与碰撞,反思和审视,确保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教育性。幼儿园田事劳动课程建构需兼顾地域性和普适性的课程资源,将两者有机整合,把各个村庄搬进班级,让每个幼儿在班级里,就能感受到自己家乡的劳动文化气息。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搜集铜岭祝与田事课程相关的资源,梳理出“四农”的田事课程资源框架。

二、组建课程共同体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在需求。为便于教师组织活动,我们一起设计分发了田事劳动资源问卷调查表,搜集、分类整理各方面资料,统计、分析、研究相关数据,筛选出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田事劳动课程资源,建立园本和班级两个层级的课程资源库,包括实物、图片、图册、音像、文本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和幼儿经验,从课程资源库中提取相应的资料素材,直接利用或开发生成新内容。

三、田事课程内容的选编

田事课程内容编排注重道法自然,根据时令节气、气候物候、季节更替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我们在编排时,以村落特色为主,班本活动为辅设置单元主题活动,将五大领域核心经验,融于“农作、农食、农器、农技”中,形成了与此相关的田事课程体系,诸如:“田事劳动农具”、“你好,番薯”、“啊!土豆”、“稻田里的故事”等六个小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从幼儿实际出发,既符合田事劳动课程目标,也适合幼儿学习特点,既能展示出本土农业文明精神,又能突出田事劳动特征。

田事劳动课程中,以村落文化为主,班本活动为辅,主题活动设计举例如下:

1
.“铜岭祝•农家乐”主题教育活动

从上述活动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田事劳动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富有逻辑性、层次性,每个大主题活动中,有鲜明的、具有吸引力的小主题,并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活动目标明确,体现全面发展;活动内容既涉及“四农劳作”,也涵盖五大领域;而活动的组织实施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层面,并拓展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体现活动实施方式的多样性。

四、田事劳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一)以主题活动架构为媒介

在预设的主题活动中,嵌入“四农”课程,通过整合学习,拓展幼儿田事知识、丰富幼儿田事经验,提升幼儿幸福感、成就感和文化自信。如在“桔子的秘密”的主题活动开设过程中,我们通过植树活动、参观活动、观察活动、采摘活动、烹饪活动、亲子活动、环创活动、体验式教学等组织形式,让幼儿充分、深入、直观地感受和关注无处不在的田事文化,并通过具体的农业劳作和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让幼儿感受“遵自然、守天道”,不违农时、不误农时的农耕智慧,体会渐行渐远的田事文明,用田事文明、田事精神滋养现代生活。引导幼儿逐步深化对铜岭祝地区优秀田事文化的认识,建立起对田事劳动的基本认知,体验田事的快乐,感受到田事劳动的魅力。

(二)以田间地头的自然劳动活动为途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所以,田事劳动课程的实施要寓于游戏、日常生活和各类活动之中。为此,教师和家长根据季节特征带幼儿走进田间地头进行各种探索活动、游戏活动和劳作活动,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释放幼儿的天性,回归本真。诸如: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挖土豆、刨红薯,除了让孩子感受收获的喜悦、劳动的辛苦,也触发了孩子对地下世界探秘的兴趣。“开心农场”的劳动基地里,孩子们与小伙伴自由结伴,在大片的麦地、稻田捉迷藏,看风吹麦浪,用麦秆创意拼贴;钻进草莓棚,撅着屁股寻找草莓大王……这些“狂野不羁”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爱护劳动成果的情感体验,也必将滋养幼儿美好的童年。

一直以来,社会上的不少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于劳动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持有的是一种片面的劳动观,如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只有劳动之名,而未有劳动之实。通过尝试“田事劳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的实践研究,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使我们领略了农村幼儿园靠本土资源也能突出园本特色的内容与真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待“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根本目标,不断增强创断意识,因地制宜地创设利用农村的各种乡土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把它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田事”劳动体验就能帮助幼儿丰富生命、享受自然与和谐的农村成长气息。我园将继续坚持家园携手,深入开展劳动实践,给予孩子最美生活教育,让幼儿在充满探索与快乐劳动中获得成长与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