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关明山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通过分析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性和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地质环境问题方面,强调了地质勘察和调查的重要性,以及地质预测和监测的措施。在工程安全问题方面,关注盾构机的安全设计和监控系统,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培训。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提出了噪音、振动和空气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和生态保护措施。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危险源识别、危险源控制、地质环境问题

引言:盾构隧道施工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地质环境问题、工程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为了确保盾构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本文将重点研究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盾构隧道施工提供更安全、环保的解决方案。

一、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性

盾构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盾构隧道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地下通道建设方式,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盾构隧道的施工可以打破地面交通限制,增加道路容量,改善交通流动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盾构隧道的建设为城市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展。它可以连接不同区域,提升城市的可达性和互联互通,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盾构隧道的建设可以将交通流转移到地下,减少地面交通事故的发生。地下隧道的设计和建设更注重安全性,如火灾防控系统、紧急疏散通道等,能够提供更安全的交通环境。盾构隧道的建设可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此外,地下隧道还能够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盾构隧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相比于地面交通系统,地下隧道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安全的疏散通道。所以,盾构隧道施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交通、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和意义。

二、盾构隧道施工中的问题

(一)地质环境问题

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化多样,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类型的岩石、土壤和地层,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地下岩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准确评估和预测,以避免施工中的塌方、滑坡和地面沉降等问题。同时,地下水位和涌水问题也需要有效控制和处理。

(二)工程安全问题

盾构机是隧道施工的核心设备,其故障或事故可能导致工程延误、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加强盾构机的设计、检修和监控,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和有害气体监测,保障施工区域的空气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坍塌、爆破等事故: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地下水压力、地应力和岩石的变形等因素,这可能引发坍塌、爆破等事故。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加强现场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环境保护问题

盾构隧道施工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干扰和影响。同时,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和废气等空气污染物,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隧道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岩屑、泥浆和砂石等。合理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物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措施,如回收利用、安全处理或合理处置。隧道施工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特别是对野生动物和植被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评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三、盾构隧道施工中的解决对策

(一)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地质勘察和调查的重要性:在盾构隧道施工前,进行全面、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调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地下水等进行准确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提前了解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和依据。

地质预测和监测的措施:通过应用现代地质预测和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环境中的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例如,利用地震勘探、地质雷达、测井和断层监测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地下地层进行预测和评估,提前发现可能的地质问题。

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根据地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是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关键。例如,对于地层变化较大的区域,可以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如地层加固、锚杆支护和土压平衡等技术,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工程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盾构机的设计和监控:盾构机是隧道施工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和监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盾构机应具备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对盾构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对参与盾构隧道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是关键。工作人员应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定期进行安全会议和演练,加强团队的安全意识和协作能力。

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在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控制和管理。确保施工区域的通风良好,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防止塌方、滑坡等事故发生;采用科学的防护措施,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设置合理的标志和警示,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三)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噪音和振动控制:采取有效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例如,使用噪音屏障、减振设备和降噪技术,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同时,设置合理的施工时间限制,避免在敏感时段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采取科学有效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岩屑、泥浆和砂石等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采用环保型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和废水处理设备,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评估,采取保护措施,减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例如,在施工前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施工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如设立生态保护区、建立临时迁移通道等,保护珍稀物种和植被。

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只有充分重视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确保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为城市交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不断提升盾构隧道施工的水平和质量,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设施。

参考文献

[1] 张震.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环境问题研究[J]. 地质工程学报, 2022, 28(3): 45-56.

[2] 赵佳娜.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J]. 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 2021, 15(2): 78-89.

[3] 刘博.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3, 39(1): 1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