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与解决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与解决方法

刘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40001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水平已经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而是需要其在具备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最近几年,我国各高校也在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现阶段的高校心理教育情况仍然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在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背景下,如何避免或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已经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从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解决方法

在我国时代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活在这一环境当中,对于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产生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加严重。对于大学生来说,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在不断增多,其中包含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为了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首先应当对引发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并根据其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保持心理健康。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

(一)性别原因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显示,处于18岁至23岁这一年龄段的女生的心理问题会比男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这也代表了性别原因也是引发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18岁至23岁的女生更容易对一些事物或是场景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使得其心理问题的诱发原因更多,心理健康状况也会越差。而由于部分企业对于男女的差别对待,导致女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进而加重其心理问题[1]

(二)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作为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家庭环境、家长行为以及态度等都是引发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教育欠缺的环境中生长的学生,其需要承担的压力会更多,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高于其他学生。

(三)教育原因

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高校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部分中小学中,由于学生的思想与观念正处于发展阶段,如果不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重视,那么极有可能会使其被不良思想观念影响,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日后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埋下隐患。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一)个体层面

自身在社会当中的价值感作为其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使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想要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就需要大学生能够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通过自主学习和调节的方式,使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所有问题。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应当对自身进行清晰地认知,客观看待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够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使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

(二)家庭层面

在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亲子沟通、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且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引发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帮助其突破心理障碍,进而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

(三)学校层面

  1.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息息相关,为了能够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不仅需要高校教师定期参加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相关的培训课程,使其对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并且具备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还需要高校借助电台、校报等方式,加强良好校园氛围建设,营造出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校园环境,进而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在以往,心理健康辅导往往作为一种被动的形式,通常用于对学生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和任务也应当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于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避免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高校应当在大学生入学之后,每年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并分析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贯彻“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尽早治疗”的原则,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1.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为了能够使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更高,高校可以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进行创新与丰富的方式,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并且在多类型的活动中,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高校还可以通过持续性、追踪式心理咨询服务的方式,对其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使其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1. 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教育

从表面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师以教育、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而从其本质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并且能在自身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通过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实现自我疏导和自我帮助。所以,高校应当从学生入学开始,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形成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情绪、心理等进行调节,使自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心理[3]

(四)社会层面

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措施,其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学生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当中,社会作为大学生生活和接触的范围,也是大学生在毕业后生存的主要环境,社会应当具有建设良好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说,对于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各个身份的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所以,对积极、乐观的思想进行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但其心理发展速度仍落后于身体发展速度,其依然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对其心理状况产生这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不仅需要高校对其进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宁.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高校心理教育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71-72,79.

[2] 张瑞红. 高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育探讨[J].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0):后插3-后插4.

[3] 黄玲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与路径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22,28(31):127-129.

[4] 徐苗,谭新,项渝惠,等. 探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22,9(20):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