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焦志刚

 13068119830704323X

摘要:建筑工程对于国内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对建筑工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原料品质、温度把控和操作方式等均会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有关人员需要切实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升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第一,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即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依照设计要求对建筑工程实施分层的前提下,落实逐层的浇筑施工。此类浇筑模式多见于建筑结构不大、要求不高以及浇筑强度较小的小体量建筑中。大致浇筑流程是按照由下至上的方式,预先对首层进行浇筑而后开展下一层的浇筑,逐一的浇筑。在实际浇筑期间,一般会由混凝土结构短边开始,顺着长边的方向予以浇筑,特殊时也会由中间往周边开始浇筑,大致的浇筑模式应当充分考量现场客观情况进行。

第二,分段分层浇筑,即把整个的混凝土结构分成数个部分,之后逐一的对各个部分予以浇筑,该方式主要适合面积大、长度较小、强度较高以及施工强度大的建筑。混凝土需求并不多,浇筑期间一般会由底端进行浇筑2~3m,之后开始下一段浇筑,按照由下至上的方式逐层进行,该方式多适合浇筑区域以及厚度适度的混凝土结构之中。

第三,斜面分层浇筑,斜面的坡度低于三分之一的建筑结构往往会进行斜面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即全面分层浇筑的一类,建筑结构的长度不低于厚度3倍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较好的浇筑效果。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作业人员应当由最底层混凝土浇筑层面开始振捣处理,保证混凝土振捣彻底,切实保证浇筑质量。

2 混凝土浇筑潜在的问题

2.1 露筋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时常会出现柱、剪力墙等发生混凝土部分疏松情况,这一情况和砂浆少、碎石多有着重要联系。在实际浇筑期间会发生蜂窝性的孔洞和部分露筋情况,一般而言,发生露筋的因素包含下面几个。首先,未彻底充分搅拌;其次,混凝土在拌匀以及振捣方面不够充分;再次,混凝土和易性不高;最后,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振捣期间单次的下料过大或者未有分段进行灌注时,这一情况是因为振捣不实所致的。与此同时,在混凝土的振捣期间,如果把振动棒置于沟壁之间,难以提高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度,最后会导致模板移位以及漏浆等情况。

2.2 麻面问题

麻面问题典型的表现即混凝土的外表出现质地疏松的凹点,对应的面积不大,一般不高于0.5 m2,深度也不深,大多不高于5 mm,同时不存在钢筋的裸露情况。导致这一问题因素包含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下面几种。第一,在浇筑期间,作业人员未把模板表层彻底的清理完毕,存在未及时使用隔离剂;第二,混凝土搅拌期间密实度不够,从而造成其中存在许多的气泡,这也是典型导致麻面的原因;第三,混凝土搅拌过程过短,水分管控不够,对砂浆和石子的分布造成影响,最后引发离析问题。

2.3 裂缝问题

混凝土浇筑期间所出现的裂缝问题,其诱因包含下面几个。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前期,未对混凝土模板予以可靠的支撑,这一问题会导致模板局部变性和沉降问题,最后引发裂缝出现;其次,拆模不规范,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件承载力受影响,进一步催生裂缝问题;规格较大的混凝土,在实际浇筑期间会出现水热化不充分引起内外温差,导致裂缝出现;最后,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如若未及时的养护,继而也会导致裂缝出现。

除此之外,荷载裂缝也是目前建筑施工较为常见的裂缝形式之一,次应力裂缝则是其中最典型形式。次应力裂缝由荷载所导致的,多为张拉、劈裂以及剪切等性质。次应力裂缝在常规情况下并不会进行过度的分析,但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提升,次应力裂缝的分析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对包括预应力、徐变等形成的二次应力,许多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均可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得到。

3 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3.1 前期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始浇筑前,现场作业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性,开展必要的施工前准备工作。首先,浇筑的作业准备,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把具体的技术要求按照书面的方式予以呈现,技术岗位和施工岗位应当密切进行交流,尽早发现潜在的问题,综合性的分析各个影响要素,然后确定最终的施工工序,落实规范化的施工作业,并为混凝土的浇筑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在施工准备方面,施工单位应当预先考量对梁板、剪力墙和振捣周期的管控,结合各个原料的准备、设备的筛选,对各个工序予以精细化的排查管理,规避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隐患发生。

3.2 搅拌与运输

对于混凝土浇筑工程而言,原料的搅拌情况无疑会对最终的工程施工效果造成重要影响。混凝土的搅拌应当落实下面几项内容:首先,混凝土的配比管理,对石子、水泥和砂的比例予以把控,对原料的配合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工程所需,适度地加水,提升搅拌环节的质量;然后,在搅拌期间,还应当对外加剂特性以及品质予以把控,确保外加原料的使用合规性;最后,在混凝土的搅拌期间,为确保混凝土原料搅拌的均匀、色泽一致等特质,现场作业单位应当综合搅拌的流程特性,结合科学性的搅拌,来提高混凝土的实用性,确保最终的混凝土原料满足使用要求[5]。

针对已经搅拌的混凝土,大多选择胶轮车将其运抵施工现场,运输环节需要落实三随管理,即随拌、随运以及随浇,切实规避出现石子沉降以及水泥浆下沉、渗漏等各个问题。除此之外,运输阶段应当尽可能地降低转运、震荡等情况,尽量地减小运输耗时。通常规定运输时间不多于半小时,如若发生上述时间要求,则应当在混凝土的入仓之前进行再度的拌和。

3.3 混凝土的浇筑

现阶段,混凝土浇筑工艺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在施工管理期间,应当切实提高混凝土的搅拌以及施工环节的实时管控,利用这一环节来降低混凝土的裂隙产生。依据工程情况确定适宜的混凝土浇筑方式,结合分层浇筑的方式筛选使用,规范浇筑工艺,确保浇筑标准满足项目要求,确保混凝土浇筑品质。

3.4 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只是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运输以及制作工具进行管理依旧不够,同时还应当周期性的对混凝土实施养护管理。现场作业人员需要周期性的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洒水养护管控,具体的时长以不低于15 d为主,完善混凝土表层的保温管理,切实规避温度骤降、温差过高使得混凝土表层出现皲裂。必要时,也可适度的延长混凝土的养护周期,作业人员需要确定合适的养护技术以及策略切实考量季节以及其它方面的要素,系统性的落实混凝土的养护方案,切实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达到预期,提升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近些年,国内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浇筑是现代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对于有关单位需要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预先完善周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的各个环节予以精准把控,及时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确保工程总体质量以及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建筑行业运行和稳步推进的大环境下,为切实提升混凝土的品质,管理岗位需要预先完善混凝土的浇筑计划,最大可能地发挥混凝土的效力,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广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 2021(35):70-72.

[2] 刘强.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42-43.

[3] 姬世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1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