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个“方法”,快速识别脑中风,学会了可救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抓住这个“方法”,快速识别脑中风,学会了可救命!

何符娟

北京市怀柔区泉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1400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达到150万人,现有幸存者约有700万人,而这些幸存者中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属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跃居疾病谱的前三位。而且由于中风这一病症本身具有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等特点,所以,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去主动了解这个疾病,通过掌握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对此,本篇科普文就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进行讲解,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为什么要快速识别脑中风?脑中风病发有哪些危害?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脑中风发病超500万例,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而通过做好脑中风的快速识别,能够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降低病发率的同时,减少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而且中风还会给患者本人和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危害最常见的就是在于出现的各种后遗症,包括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吞咽功能问题、神经功能缺失等,都会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其中,肢体的运动障碍,比如偏瘫、肢体的活动不灵活等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而语言障碍,则是因为患者不能够正确地理解,也不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包括焦虑、抑郁等心理上的问题;另外吞咽问题主要表现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方面,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长期的插胃管,而留置胃管也就意味着不能正常的进食,也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不便;最后,脑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通常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有专人照料,无形中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而且,脑中风大多是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此,“时间就是大脑!”而针对于脑中风这一疾病了解识别脑中风的方式,以此来在病发前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于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二、脑中风是如何引起的?

    想要做好脑中风的预防工作,便需要了解脑中风的诱发病因,像血压的因素、受寒冷的刺激以及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都会增加脑中风的病发率;此外,动脉的硬化,像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食物的大量摄入,以及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都会导致动脉的硬化,此时患者脑部血管变狭窄,从而导致引起急性脑中风;与此同时还包括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像高脂,高盐等饮食,在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同时,会导致人体的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从而诱发脑中风;最后,如果患者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较之于常人脑中风的病发几率显然更大,像烟雾病,血管瘤等,都会在无形中增加脑中风病发的可能性。对此,在进行病症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稳妥的治疗。而通过了解脑中风的病发因素,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脑中风病发给人体造成的损害,便需要掌握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

三、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有哪些?

掌握“FAST”原则,能够快速识别脑中风。其中“F”代表“Face”人的脸,在发病初期首先观察面部是否出现嘴歪、脸下垂的情况,如果存在面部不对称、嘴巴歪需及时做好预防工作。这是因为脑中风患者早期会存在脸部倾斜的特征,通俗一点来讲也就是嘴角会向一边倾斜,可能是大脑供氧量不足,长时间缺氧所引起的,这时最好是引起警惕,尽快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排查是否有脑中风的前兆。

“A”代表“Arm”人的肢体,在这一情况下除了面部变化以外,还需要看四肢是否出现偏瘫、走路乏力的情况,如果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抬不起来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做好病发预防。此外,需要注意肢体麻木在中老年人当中较为常见,除了颈椎病、糖尿病外,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和舌头发胀等症,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病史的老年群体,平时更需多加注意警惕脑中风,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又能缓解,这时家属就要多加注意。

“S”代表“Speech”人的语言,留意说话是否流利,嘴歪,对方能否听清、如果存在口齿不清的情况时需要加以注意。这是因为脑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体运动功能神经失灵,最常见的表现便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是这一状况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不会超过24小时,这时就要引起重视。除此之外,脑动脉硬化和缺血还会造成脑部组织慢性缺血和缺氧,引起哈欠不断,而患者和家属再有所察觉后需要加以重视;

最后判断脑中风的“T”代表“Time”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及时看脑梗塞发生后持续时间是几分钟还是几个小时,通过这几个方面,即可判断脑梗塞轻重程度。而且脑中风发病后的4.5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最佳的治疗方式是采取溶栓治疗。因此,如果能够在病发的第一时间,及时根据“FAST”原则识别和判断脑中风的程度,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诊断,降低病发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

四、识别脑中风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在快速识别脑中风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对于脑中风的识别存在认知误区:(1)有些人认为患有高血压的人才会出现脑中风,因此便不给予重视。虽然高血压是脑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血压正常者同样也会发生脑中风,这是因为中风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常见的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药、肥胖等。因此,即便你没有高血压病史,也要警惕脑中风的发生;(2)也有一些患者认为治疗脑中风一定要用好药。虽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听到患者提出要求是用最好的药,但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脑中风需要综合治疗,并且非常强调时间窗对治疗手段的影响。也就是说病发的4.5个小时以内的治疗极为关键;(3)多数患者得脑中风后,觉得疾病无法治愈。虽然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地遗留有偏瘫、失语、痴呆等后遗症,但是临床上中风患者经过及时治疗,有可能会降低病残率,甚至可以达到有效的恢复率。因此,这就需要患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能够在病发的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治愈率;(4)部分患者错误认为中风是突发性的不能预防。但是其实脑中风有80%的几率都是可以预防的,从日常的作息饮食着手,能够更好地提高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于脑中风“FAST”原则快速识别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在第一时间发现病症并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而通过正确看待脑中风的危害,避免走进认知误区,也能够降低病发率,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