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赵香芬

云南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 昆明市650000

摘要:生活垃圾也是资源,用好了就可以为人类造福,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二次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环境质量和景观质量,贻害无穷。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的多元化利用,也是生态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技术

引言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随着国人购买力和消费能力的增加,产生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202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4869.2万吨,无害化处理量24839.3万吨,其中卫生填埋5208.5万吨、焚烧18019.7万吨、其他1611.1万吨。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行政办公、商贸经营、绿化清扫、学校、医院等,主要组分为厨余垃圾、纸类、塑料橡胶类、纺织类、木竹类、灰土类、陶瓷砖瓦类、玻璃类、金属类、其他,组分比例受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能源结构、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习惯等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强,持续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让环境更美更宜居,让市民生活更幸福。部分省市已取得了显著效果,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地理条件、技术条件、全民参与程度等影响,实施效果还有较大差距。本文根据调查分析,以期能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以及处理处置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优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1.1生活垃圾分类简单化

垃圾分类的目的应立足于应用,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分类规则应简单易记、可操作性强,运输环节效率高、不复混,处理环节科学合理、所得产品市场空间大、对同类产品没有冲击。在实现生活垃圾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应符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容易腐烂产生臭味,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生活垃圾产生特点,科学分析不同的生活垃圾处理路线获得的产品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再把需求反馈到前端指导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简单化,降低社会资本投入、减轻公共支出负担,广大人民群众易学、易用、响应度高。

根据韩智勇等调研分析数据[1],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平均占比约53%、纸类占比约18%、塑料橡胶类占比约19%、其余垃圾占比约10%,重庆厨余垃圾占比高达72.97%。厨余垃圾占比较高城市或经济欠发达城市,初始端可只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后获得沼气和有机肥或好氧堆肥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清运至集中处理点进行资源化分类或无害化处置。

1.2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制度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是对现阶段生活垃圾管理的改革和升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展大量分类设施生产、配置和建设是必然的。为规范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国家层面可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标准和技术指南,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转运、处置等设施设备配置或建设提出要求和标准,为地方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以便加强垃圾分类各环节的有机衔接。

构建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收费制度,“生产者责任制、产生者付费”等是国际通用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此也有相关规定,这为地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法律支撑,各地应依法健全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收缴措施,以此规范公众投放行为。

1.3构建多元共治体系

垃圾分类不仅是实现妥善处置的技术问题,更是维护和提升环境卫生水平的社会需求,需要政府、企业、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政府作为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者,应担当谋篇布局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为垃圾分类的社会运行提供制度基础和运行规则。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收运处理环节的专业运作能较大地提高垃圾分类的运行效率。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则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地以及最终实施效果。为此,政府应当为垃圾分类多元共治创造良好的环境,设计合理的制度规范,结合现有分类和回收现状,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约束责任主体行为,促进工作开展。

2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技术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应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相关人员要树立先进理念,掌握生活垃圾特点,并结合城市发展与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确保城市垃圾最大程度得到资源化利用,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厨余垃圾包括居民家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坏垃圾,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食堂供餐等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其他厨余垃圾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碎肉骨等。

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平均占比约53%,占比较大,主要成分为C、H、O、P、S、Cl,产生特点为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营养物含量、高油脂含量,具有较高的资源回收价值。根据畜牧法规定,厨余垃圾禁止饲喂生猪,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泔水饲喂家畜。

国外处理模式:美国模式为安装垃圾粉碎机和油脂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碎料排入下水道,油脂送往相关加工厂;欧盟模式为禁止填埋处置,采用厌氧发酵和沼渣堆肥后综合利用;日本模式为小型处理机快速脱水除臭+大型厌氧发酵厂发电+饲料化,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韩国模式为禁止填埋处置,由于泡菜盐分高,主要通过厌氧发酵和生物反应器浆状好氧处理,再饲料资源化。

国内处理模式:现状厌氧发酵占主流,对厨余垃圾预处理,油脂外售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柴油,有机固项和废水厌氧发酵进行沼气利用,固杂分至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置;高温快速好氧发酵、好氧堆肥、复合处理技术、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亦有应用。由于生活垃圾产生分散,运输成本高,一些地区正在推行厨余垃圾社区分散式资源化利用模式,一体机密闭负压操作,技术原理有微生物降解、高温真空无害化处理,主要产品为有机肥,优势为占地小、处理快、人员少、投资运营成本低、臭气影响小。

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厨余垃圾产生特点,科学分析不同的处理模式获得的产品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精准施策,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结束语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各地区各部门找准位置、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保障责任;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找到强化监督、落实责任与方便服务人民群众的契合点,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志勇,费勇强,刘丹,旦增,张嵛,施国中,王加雷,谢燕华[J].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物理特性分析及处理建议.农业工业学报,2017.

[2]袁璐韫,张海华,郑仁栋.杭州市生活垃圾二级分类模式研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9,40(04):36-38.

[3]冯欢.泰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9.

[4]肖驰.万容科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赵海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7(14):280+286.

[6]李艾璐.老挝万象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