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栽培中植株早衰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打瓜栽培中植株早衰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高东伟

福海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福海县 836400

要:打瓜隶属于葫芦科植物,其实就是西瓜的一种,主食其籽,口感香甜并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打瓜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但是,生产中田间管理不当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极易造成打瓜的早衰,严重影响到打瓜的产量及品质。打瓜早衰是指打瓜植株生活力不足以支撑其完成正常的生长周期,大多数在果实内籽粒尚未成熟前活力就显著下降,植株缓慢生长严重影响到打瓜籽粒的产量及品质,因此在生产中必须加以防控,才能稳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打瓜栽培;植株早衰;原因;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打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打瓜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打瓜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推广应用打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打瓜早衰的表现

打瓜植株的早衰主要出现在打瓜栽培的前中期,特别是在瓜秧快速生长阶段并初步开始坐瓜时尤为明显;主要特征是生长缓慢、瓜蔓细弱、茎节变短、叶薄发黄且小、基部叶明显衰弱;瓜地开始大面积开花、坐瓜,并且幼瓜生长缓慢,瓜皮松软。

2 打瓜栽培中植株早衰的原因

2.1 品种、地块选择不当

不同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不同,抗早衰能力差异较大。并且,瓜类作物对土壤质地、肥力等因素要求很严格,在粘重土壤及盐碱含量较大的地块易发生早衰。

2.2 苗期受冻害

忽视气候条件,盲目的早播种、苗期放苗方法不当,导致幼苗受到霜冻或低温天气危害,致使瓜蔓生长缓慢,严重的则停滞生长。

2.3 水肥施用不合理

如底肥施入量较少、后期管理中追肥不及时或是水肥配比不当造成肥料浓度过高易造成植株早衰。或是在盛花期、坐瓜初期遇上连续干旱,又未能及时跟进浇水,肥料难以分解释放,长时间缺水、缺肥,会造成打瓜植株的早衰[1]。

2.4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防治不及时,造成功能叶片光合作用下降,叶片营养转化供应不上,因此影响植株生长;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啃食根、根基部,造成根系吸收及营养输送受损,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自然、人为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当遭遇大风、大雨天气,砂石打伤功能叶片或排涝、头水浇灌不及时或连续阴雨天后,骤然升温放晴造成生理性干旱等均有可能或为导致打瓜早衰的因素。

3 打瓜栽培中植株早衰防治对策

防治打瓜植株的早衰,应提前预防,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解决的原则,防治措施如下:

3.1 选取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抗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的品种;播种前1天,使用55℃温水浸泡12~24h,提高出苗率,并采用药剂拌种,预防瓜种后期出现生长发育问题,提高打瓜对病虫害,尤其是对地下害虫的抵抗能力。

3.2 选择适当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壤土,盐碱轻,地势平坦,易滴灌的地块,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沙土或是沙壤土最佳[2]。秋耕时深耕,第二年春季在气候条件适宜时进行整地,施入有机肥并配以10~15kg/667m2的尿素、8~12kg/667m2的磷酸二胺、2~5kg/667m2的硫酸钾作为底肥,以保障打瓜根系充足的营养,为后续生殖生长奠定基础。

3.3 播种技术

播种机采用配套的铺膜、铺滴灌带和气吸式播种一体机,使用6嘴播种盘,精量穴播,每穴下种1粒,株距24厘米,播深3~5厘米。1膜2行,膜上行距分别为45厘米、65厘米,667m2穴数4200~4500穴。667m2下种量为1.2千克,播种机要佩戴GPS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驾驶装置,播行直,为后期机械化中耕、除草、打药及收获奠定基础[3]。一般于5月初开始播种。播种时随时检查播种机下种情况,防止出现漏播现象。检查滴灌带和地膜铺设情况,压实地膜,防止大风揭膜,确保播种质量。

3.4 田间管理

滴水出苗。播种后铺设滴灌主管,接通毛管,滴出苗水,即干播湿出,确保打瓜出苗整齐,及时滴水出苗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大小苗现象。出苗水量要少,滴水时注意观察,当地膜上种穴位置的覆土可以看到湿点时立即停水,滴水时长2~3小时,667m2滴水10~15m3,切记水不能出地膜,如果水出地膜,膜外土壤中的草籽会发芽,杂草多,难以清除。667m2随水滴施黄腐酸钾3千克,起到促根壮苗的作用。

间苗。出苗后2片子叶时间苗,间苗时间越早越好,每穴留1株苗,即便旁边是空穴也只留1株苗。

中耕除草。打瓜间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中耕机带耘锄,中耕深度5~8厘米。在第1水(头水)后拖拉机能进地时进行第2次中耕,耕深6~10厘米。第2次中耕后根据田间杂草情况人工锄草1~2遍。

滴水施肥。(1)滴水。打瓜全生育期共滴水6次(不包括出苗水),滴水周期为8~10天(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打瓜第1水(头水)约在6月中、下旬,即打瓜出苗后25天左右,此阶段打瓜5~6片真叶开始伸蔓。第1水(头水)时间早晚要根据打瓜长势、天气、土壤状况确定,弱苗早滴水,旺苗迟滴水,土壤干旱早滴水,土壤墒情好迟滴水。前3次滴水时长为6~8小时,667m

2滴水30~40m3。后3次滴水要加大滴水量,滴水时长为10~12小时,667m2滴水50~60m3。(2)合理水肥。灌溉中要注意水的用量,并选择傍晚气温较低时开展,头水需灌足、灌透,坐果期则不易大水,水浸湿地膜两侧土壤即可,在果实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浇一次大水,之后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密切关注植株缺水情况,不可灌水过多。结合浇水,采取地下根部追肥和叶面喷肥同步开展的办法。打瓜在定植成活后,及早施1次提苗肥,对小苗、弱苗隔5~7d增追1次肥,促进根系、叶、蔓的正常生长。在开花、坐果时需要及时进行追肥,并在果实长至鸡蛋大小开始进入快速膨大期时,追施尿素10~15kg/667m2、硫酸钾5~6kg/667m2;自坐瓜开始,根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5~7d喷施1次,连喷3~5次,增加籽粒产量和提高籽粒品质。

适时播种以防冻害。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以当地霜期结束,气温稳定在15℃左右出苗为佳。

3.5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治早、治小、治了。白粉病、霜霉病使用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5%已唑醇1500倍液、30%醚菌酯2000倍液等均匀喷雾交替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地上部害虫通过药物喷洒防治,可选择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哒螨灵、联苯肼脂)[4];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使用灌水、地上部使用醋酸液诱杀、根部灌药等方法防治。另外,田间作业时要注意减少叶片损伤,并及时清理黄叶及受损叶片,及时清理病株、枯蔓,防治大面积传染,造成早衰,从而影响产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打瓜早衰现象的特征、特点出发,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分析了打瓜早衰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陶先萍.打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18(08):61-62.

[2]努尔曼·麦麦提,热孜万古丽·艾则孜.打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7(08):44-45.

[3]吐鲁达洪.无公害打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9):183.

[4]丁世琪,吴洪恺.植物早衰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11,2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