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中理水手法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古典园林中理水手法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

栾敏敏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独特且鲜明的民族风格。从古典园林理水理念中,可以总结出可持续的水景设计理念和方法,它们对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将其与现代科技、新材料以及新时代的环境相结合,以找到可持续发展与传承创新的平衡点,能够打造出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水景。以期能够为现代生态景观的建设增砖添瓦。

关键词:古典园林;理水手法;生态景观

引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人们眼里,水是善良,是哺育万物的载体,同时水也是生命之源,由于对水的依赖,使得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水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浇灌植物,又可以调节气候和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资源。园林水景建设历史悠久,因为无论是何地,只要有园林就必然会用到水。在中国园林文化中,理水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中国古典园林包含着可持续的水景设计理念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1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原则

1.1功能美原则

水景设计需要考虑其实际的功能,如利用水景调节园林中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等。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功能和美学的平衡,使水景设计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能发挥其实际的功能。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水景设计可以降低园林中的温度,带来清凉的感受。在干燥的季节,水景设计可以增加园林的湿度,改善园林环境。

1.2空间美原则

水景设计要与周围的园林环境相协调,与园林环境的色彩、形态、植被等元素协调一致,以达到整体美感。同时,在设计水景时,还要考虑利用周围空间,以确保水景的使用效益。如在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水景设计时,需考虑周围的交通和人流情况,以保证水景的观赏性和安全性。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方法

2.1静水面法

新中式园林发展进程推动下为打造中式意境,镜面水使用面积不断扩大,主要采用区域为售楼部和小区入口,局部点缀雕塑,以构成独具中式韵味的独特景观。在现代工艺技术更新发展趋势下,基于人工手法既可以打造出像镜子一样的镜面水景,又可以产生浑然天成的效果。想要达到整个水面平静的效果,需以平整石材铺装净水池底部,埋设压水管,水便可由此流出,整个水面就像是镜子,随后再用千斤顶架起石材,促使水可以穿过其中流淌出来,以生成静水面。

2.2叠水法

叠水是大自然的降水现象,水景设计中叠水可就不同层次喷水,以产生重叠错觉。叠水人工手段十分明显,供水管与排水管应完全遮挡,因此叠水位置多数选于水源源头,通常与塑石假山相结合,水量与瀑布相比而言较小。叠水可修建为敞开式水景或者封闭式假山水景。叠水形态各式各样,就落水形态可划分成单级式、二级式、多级式、悬臂式、陡坡式等等。景观中心地带一般会设计高低错落的自然水系,根据叠水促使水活动起来,于最低位置设置水泵,将水抽上来形成循环水洗,局部水系过长可分段循环,并促使整个景观充满水元素,而水中和岸边可配置的水生植物,以使得其与自然更加贴近。

2.3搭配法

以自然视角考虑着手,水景设计中搭配合适的动植物,可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一些丰富的视觉享受。搭配动植物既能够呈现水景设计空间感,又能够有效改善水质,营造独具生命活力的水景景观。其中植物配置时不论水面大小,均需注意“疏密有致、远近结合”,尽可能防止沿着边线种植。水边位置可种植垂杨柳,以营造微风拂面的感觉;水面可种植睡莲与荷花等水生植物,以增添线条构图效果;局部可安排孤岛添加绿化,以点缀水面层次感。水景设计的植物搭配应尽量确保植物周围山水融为一体,以此在水景空间设计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同时以植物呈现水中柔情一面。

3古典园林理水理念在现代园林水景中的传承

3.1现代园林水景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于大众视野中,甚至将现代园林理水变成了只追求功能化的造景。因此,好的理水是现代景观建设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理水文化对现代园林水景营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城市化的推动下,部分现代园林水景过于追求形式,忽视地域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导致水景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同时,当前的城市水景存在着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如,过度开采,使得山体遭到破坏;水景中使用的钢结构材料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形成了明显的人工性有余、生态性不足的局面;硬质河道、驳岸在生态水景中的运用,阻碍了水循环,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等等。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3.2现代园林水景营造策略

首先要学习古典园林理水中“一园一景观,一水一特色”的理念,将场地的地域文化融于理水之中,并对场地地形、水流的来源和去向、水的形式进行梳理,打造符合空间场景又充满艺术气息的水景。其次,要从古典园林理水文化中学习和探索适合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方法,并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功能需求进行创新,做好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文化的“传”与“承”。最后,要学会在水景营造中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比如通过科技手段保持水池的水位,运用光控、声控、电脑控制等技术来营造景观等。

4文化意境

理水之法重在境界的营造,最终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韵味,空之融情达理、景境结合、韵味十足。意境是我国园林的核心主题,能调动人类的五感,在意识中展开空间、时间、光影、声音等的感知,我国园林也是以“有我”和“无我”来把握文化境界取向。水体恰好是承载空之境界的最好载体,其蕴藏着人类的情感、出世的精神和追求。

4.1空之境界

“引画入园”是我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传统山水画卷对造园活动影响深远,文人以画意造园,将山水画中的山水关系空间布局与位置摆放都融入园林营造中。国画最大特点是写意,写意是指在描绘真实世界之外,还要注入创作者的主观感受,虽然其并不酷似自然原来的面貌,但却能做到神似。我国古代传统哲学认为,“空”之境界是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这一点也体现在庭园理水之上,古代建园凡有园必有水,无形无色的水体隐喻着“空”的境界,尤其是一汪静水将塘边的景色映射在水面上,将虚实完美结合在一起,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4.2景境结合

“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园林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园林理水使得园林中的空间从有限到达无限的境界,园林理水,贵在曲折,我国古典园林环境的创造就是将景与境相结合,对山水元素进行整理,表达创作者的志向和意愿。园林理水也应借鉴其他艺术作品的经验,效仿自然却超脱于自然,借鉴自然景色的外形,从而创作出蕴含造园者和园林主人独特的个人爱好和思想境界,能够给予游园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抒发个人的感悟。

结束语

在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理念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代园林水景设计应秉承着和谐、可持续、绿色的理念,突出文化、生态的概念,适应和引导时代的新变化,注重历史文化,结合新科技、新材料等,找到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打造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水景。

参考文献

[1]张晋.探讨可持续水设计视角下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林,2016(8):117-122.

[2]李雪艳,吴言,时潇潇.分析古典园林中理水理念的现代传承: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J].创意与设计,2018(6):59-62.

[3]宋玉芹.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要素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J].中国集体经济,2021(36):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