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王晓磊

370686199409261730

摘要:虽然混凝土方便施工、强度高,得到了推广,但是受配合比和施工条件等影响因素的干扰,其发生裂缝的可能性高,会使住宅建筑结构质量恶化,缩短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混凝土加工工艺较复杂,水泥水化热、温度、楼板机械变形、混凝土比等都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施工工艺出现失误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督,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文章在理论技术的支持下,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经验,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旨在延长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

引言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混凝土裂缝的优化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结构开裂,从而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美感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结构的坍塌。因此,对结构裂缝进行有效地防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结构裂缝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裂缝类型

1.1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是建筑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的裂缝形式。混凝土结构浇筑振捣完毕后进入养护阶段,养护阶段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是导致出现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通常通过洒水等方式控制表面湿度,可以有效避免收缩裂缝。

1.2温度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温度差异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水化热作用,导致了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温差裂缝是由天气、材料使用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高,在固化过程中会因为高温而蒸发水分,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度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产生裂缝。

1.3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裂缝,它是混凝土在养护时因湿度不足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结构中一旦发生这种裂缝,将会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混凝土无法有效地保护钢筋,从而降低钢筋的承载力。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钢筋是一种增强建筑物结构的手段。钢筋若失去混凝土的保护会发生锈蚀,使钢筋的整体性能受到损害,从而对建筑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

2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

2.1基础设计不合理,基础不均匀沉降引发的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前期,需要实地勘查施工现场,掌握了解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下水状况、地下构筑物、交通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建设项目选址位置,科学设计建筑基础、建筑物结构构造、结构布置,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合理处理基础部分的软土地基,这样才能提高地基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地基基础持力层分布均匀,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消除混凝土裂缝病害隐患。就实际情况而言,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不合理,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选址位置的地质情况缺乏良好性,地基承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而且基础持力层分布缺乏均匀性,最终出现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当出现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附加应力和应变就会作用在建筑结构内部,一旦附加应力和应变远在构件承载力之上,就会剪切破坏混凝土构件,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程度、大小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功能,还会拉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

2.2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混凝土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25~0.39,一些常用的高强度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0.7。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应选择不同的剂量。施工期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水灰比。再加上水化反应,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大量气泡,导致结构不稳定,并由于重力影响而开裂。因此,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要结合建筑的实际要求采用相应的水泥配合比。

2.3浇筑与振捣工艺不当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应做到一次浇筑,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振捣,以防止结构开裂。一些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在振捣结束后,因振捣过快而产生开裂。在混凝土结构中,振捣工作必须科学进行。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的认识,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造成了整体结构的不稳定。此外,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结构存在一次浇筑不到位、浇筑环节中断等原因,造成了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差异,进而造成了混凝土结构开裂。

3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做好基础设计工作

为了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结构构造方案,合理设计基础形式,从源头上尽可能减少影响裂缝产生的各种因素,为后续施工阶段裂缝控制措施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就需要开展实地调研,仔细勘察建设场地,使用加密勘探孔点的方式仔细勘察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高的施工场地,获取真实、准确的勘查数据,提高勘查报告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主要依托于勘查报告各项数据实施进行的,无论是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还是基础持力层的深度和承载力,抑或土地层的参数指标都需要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综合分析相关数据,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施工特点和建设要求合理设计基础形式,确保建筑物整体结构集安全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3.2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

综合考虑浇筑位置、施工工艺、场地条件、技术操作以及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等,使混凝土的配比更科学。对粗细骨料配比进行有效的实验,结合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选择相应的添加剂,使用高增塑剂,降低耗水量,通过泵铺的方式加工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要采取早水补货的方式,对地下结构添加防水剂,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有效调整固化时间和耐用性,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减少混凝土开裂问题。勘查现场,控制施工现场的实际温度和气候,调整外加剂的用量,使施工人员合理开展浇筑及养护工作等。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粉煤灰,以满足规定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加固混凝土结构。

3.3加强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次数的控制

如何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开裂,对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频率进行有效的控制非常必要。在实践中,既要确保一次浇筑的成功率,又要确保浇筑结束后及时进行检验。对于没有浇筑的部分,要及时进行后期的补浇,以确保浇筑的充分和完整。在正式浇筑前,应进行相应的清理,以确保浇筑的科学性。在振捣时,严格按照振捣原理,首先在周围进行振捣,然后在中部进行振捣。在振捣过程中要坚持慢插慢拔的原则,将振捣棒缓慢插入混凝土中,振捣完成后需要缓慢拔出,避免振捣棒在拔出时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控制一次振捣的次数,并严格控制漏振、过振等不良现象。另外,在振捣过程中,必须保持振捣棒与模板间的距离,避免振捣距离过小而破坏模板结构。振捣完毕后,应立即对不适合振捣的部位进行处理,以减少裂缝发生风险。

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预混混凝土施工技术已具备了较大的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质量管理的不完善,易出现裂缝问题,相关部门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从而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工程有序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尹宾.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3.

[2]邢红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9(34):35-36.

[3]李传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264+267.

[4]庞少剑.建筑混凝土裂缝的生成原因及预防举措[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12-114.

[5]刘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