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比方”的历史来源及语法化进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连词“比方”的历史来源及语法化进程

孔令澳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 “比方”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承接连词,它成词于东汉时期,成词之初为动词,表“比较”,此后“比方”引申出了“类似”、“比方”、“比喻”等相关义项,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比方”于清朝以后开始语法化进程,由于“比方说”用例的增多,“比方”由动词转化为副词,继而句法上进入状位修饰“说”这一成分,后又语法化为承接连词,语义逐渐抽象泛化。

关键词:连词  比方  语法化 

一、“比方”的历史来源

(一)“比”的本义及引申义

《说文》将“比”解释为“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部分学者对“比”的本义提出了相异的看法,林沄[1]认为,“比”从二匕,“匕”是古人吃饭时所使用的长柄浅勺的餐具,两个“匕”挨在一起,表达“并列、并排”之意。本文比较赞成林云先生的看法,因为造字的初衷是直观易懂,两个“匕”相靠表示“比”的本义更符合古人的造字心理。例如: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后来,“比”发生了词义引申现象,出现了众多引申义。如“比较、靠近、勾结等同、类似”等。例如:

(2)夫厉虽癃肿胞疾,上比前世,未至绞缨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筋而饿死也。(刘向《战国策》)

(二)“方”的本义及引申义

与“比”类似,“方”的义项也较为复杂,《说文》将“方”解释为:“併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说文》将“并船”为“方”的本义。徐中舒[2]对“方”的本义提出了相异的看法,徐认为“方”应为“耒”形,是一种农具。

我们发现,“方”的“并列”义出现较早,例如:

(3)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刘向《新序》)

     由于“方”的“并列”义出现较早,且语料充足,因此本文将“并列”视为“方”的本义。

     “方”的引申义项众多,因此有不少学者专门讨论过“方”的义项演变问题。沈娜[4]罗列出了“方”的“比方”义演变途径。

 (三)“比方”的历史来源

     董秀芳[5]认为,词汇化是从历史角度而言的从非词形式变为词的过程。汉语的双音节词很多是由短语凝固而来的,短语结构之间分界的取消有可能使得一个句法结构变为一个词汇结构。起初,“比”与“方”只是单音节词相邻组成的短语,至今为止能够考证到的“比”、“方”连用的最早语料是在战国晚期。例如:

(4)日出东方而入于西,万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庄子外篇·田子方》)

“比”与“方”在发展过程出产生了大量的引申义,在其众多的引申义中,有多个相同的动词义项,语言使用者会不自觉使用这些同义义项,组成一个并列短语,例如:

(5)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荀子·正名》)

东汉时期,“比方”在频繁使用中模糊了短语间的分界,凝结成为一个动词,表“比较”义[6]。例如:

(6)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后汉书·皇甫规传》)

隋唐时期,“比方”又引申出了“比喻,比方”义,多集中在《全唐诗》中,常位于句尾,做谓语,后常常不带宾语。例如:

(7)桃李今无数,从兹愿比方。(吕敞《潘安仁戴星看河阳花发》)

二、“比方”的语法化进程

太田辰夫认为“比方”原来是动词。可以认为它在表示“比方说”那样的用法中副词化了,又单独地表示“例如”的涵义,连词化了。根据太田辰夫的说法,我们可以将“比方”的发展变化归纳为一段语法化进程,该进程为:动词→副词→连词。

(一)“比方”的副词化进程

张谊生[7]提出了汉语副词虚化机制的四个方面,分别为: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表达方式和认知心理。“比方”的语法化进程就受到了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这两方面的影响。

1.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实词虚化的基础,由于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实词由表核心功能转变为表辅助性功能,词义也随之变得抽象空灵,从而导致了副词的产生。“比方”由动词语法化为副词就受到了结构形式的影响。清朝后,“比方”有了新的用法,它经常出现在谓语动词“说”的前面,进入了句子中的状位,逐渐由动词虚化为了副词。例如:

(8)把伯有为厉来比方说,生而为人,殁而为神,确凿可信。(夏敬渠《野叟曝言》)

2.语义变化

语义变化包括词义的泛化、分化、融合。“比方”语法化受到了语义变化类属下的词义泛化的影响。“比方”初作动词时表“比较”,作用对象通常是两个物体或两个人,语义比较实在。后来“比方”引申出来了“类似”,“比喻”义,词从空间上两个实体的比较引申为实物特征的相似,具体意义抽象化了。“比方”的语义在经过泛化后又发生了分化。

比方经常与连用,组成比方说连动结构,例如:

(9)东颠西跑可不如摇滩押宝。比方说 。孤丁上一百,就是三百。(《大义集》)

例子中“比方说”的“比方”语义已经有所泛化。在此义项上,“比方”进一步抽象泛化,表示 “假设”的副词“比方”就形成了。例如:

(10)当然,这种过程因人而异。有些人是不会被逆转的。比方说我吧,在痛苦的重压下,会有些不体面的想法,但还不会被逆转。(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二)“比方”的连词化进程

“比方”作为连词使用时,其用法最明显的转折期当属晚清时期。

清朝时期“比方”的两种用法同时存在,并且均有用例。实词用法的 “比方”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例如:

(11)林姑娘比方得有理,很有意思。(《红楼梦》)

在晚清的部分文献中,有连词性质“假如,例如”意义的“比方”的例子也是存在的。如:

(12)然而回公事的话,不能没有多少,比方这一天公事回的多,或者上头问话多,那就不能不耽搁时候了,那烟瘾不要发作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朝以前“比方”主要作动词。对比之下,“比方”的连词用法并不是十分明显,在有些语料中,“比方”既可以看作动词又可当作连词。如:

(13)荀楼道:比方有人肯附点本钱,可能附得进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

清朝后期的“比方”连词用法的句法位置已显示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在当代以后的文献中,“比方”的主要用法是作为连词位于句首,连词的意义凸显,如:

(14)比方,在糖区广西,每吨糖价2000元,经过一级批发,到北京卖到2400元,经销差价达20%。(《人民日报》)

现当代文献中出现了大量“比方”的连词用法,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发展,“比方”的口语化程度越来越高,它的连词用法越来越明显,并臻于完善。

结论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承接连词“比方”的语法化历程,对“比方”的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比方”的成词过程进行考察,二是对“比方”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考察。“比方”的语法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动词虚化为副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比方”进一步语法化为连词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古文字研究(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页

[2]徐中舒:《耒耜考》,《农业考古》,1930年第1期,第65-74页。

[3]沈娜. 汉语“方”的本义及其语法化研究[D].温州大学,2012.

[4]董秀芳:《詞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訂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初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5]王莹. 比方义动詞“比”“方”“譬”“喻”研究[D].河南大学,2019.

[6]张谊生.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 中国语文,2000(1):3-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