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及IL-6,IFN-γ水平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4
/ 2

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及IL-6,IFN-γ水平影响评价

熊红梅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采取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行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炎性因子进行改善。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贝利尤单抗;糖皮质激素;炎性因子 

所谓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病后血清中会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多器官与系统出现损伤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以及种族差异性[1-2]。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行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时间:2021.07-2022.07;例数: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女为27/18 ,年龄为21-56岁,平均(38.12±1.14)岁;病程1-4年,平均(2.31±0.12)年。对照组(45例):男/女为29/16 ,年龄为20-58岁,平均(38.46±1.21)岁;病程0.5-5年,平均(2.48±0.33)年。两组基本资料一致,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患者环磷酰胺溶液,静脉滴注,在200-400mg/m2的环磷酰胺液中加入50ml生理盐水,每2周滴注1次。随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泼尼松治疗。

观察组: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贝利尤单抗。在前4周时,每2周给予1次静脉滴注,10mg/kg。治疗1个月后,每4周给予1次静脉滴注。

两组患者均展开1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炎性因子指标。采集患者干预前、后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利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L-6、IFN-γ水平。

(2)不良反应发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带状疱疹以及病毒性结膜炎的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对比炎性因子指标,干预前,两组水平相似,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pg/ml)

组别

时间

IL-6

IFN-γ

观察组(45例)

干预前

18.45±5.12

368.48±85.37

干预后

6.12±2.01

175.22±50.12

对照组(45例)

干预前

18.39±5.22

369.22±86.12

干预后

9.48±2.57

241.33±75.46

组间对比(干预前t/P值)

t=0.413,P=0.335

t=0.467,P=0.114

组间对比(干预后t/P值)

t=10.247,P<0.001

t=7.269,P<0.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效果

对照组

45

12(26.67)

25(55.56)

8(17.78)

37(82.22)

观察组

45

30(66.67)

14(31.11)

1(2.22)

44(97.78)

t

4.444

P

0.035

3 讨论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多器官损伤,加之复发的不可预测,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复杂性有所提升,威胁患者安全,如何对该类患者展开有效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3]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IL-6、IFN-γ含量较低,但患者一旦患病,或6h内产生组织损伤问题,患者体内IL-6、IFN-γ含量会显著提高。因此在临床中IL-6、IFN-γ是检测疾病进展情况的一项重要标志物。所有患者存在炎性症状后,会增加该类指标。而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显著,可以使炎性介质的活性有所降低,改善炎症,避免出现感染,改善患者临床症状。IFN-γ会对患者T细胞造成刺激,从而加重患者炎症损伤情况。而在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体内IL-6、IFN-γ水平显著降低,由此可知利用该药物能够对患者进行较佳治疗,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贝利尤单抗属于一种BLyS抑制剂,能够对B细胞的存活以及分化进行抑制,但并不会直接导致患者B细胞死亡,虽然现阶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B细胞以及BLyS作用并无准确争论,但其在患者发病时,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4]。因此可见,当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治疗时,利用贝利尤单抗效果较佳。但单独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会延长给药周期,且药物剂量较大,会提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联合使用贝利尤单抗、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药物剂量,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炎性因子。

综上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贝利尤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炎性因子进行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清、黄自坤、张露, 等. 环状RNA hsa_circ_0004156和hsa_circ_008262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 36(20): 2500-2505+2510.

[2] 张素真, 赵旭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FⅫa-AT,TSP-1,LA比值水平变化及联合诊断血栓事件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2,30(002): 577-582.

[3] 何浩, 邹荣, 杨惠琴. 犀角地黄汤结合针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型临床疗效[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28(016): 123-129.

[4] 罗蕾, 黄文瀚, 任飞凤,等. 7例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2,47(004): 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