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4
/ 2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

范勇

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  636400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实验组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的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TPO低于对照组,血清TS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清TT3与TT4水平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效果明显,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激素水平;效果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并趋于年轻化。临床中治疗甲状腺结节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其中结节过大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因为甲状腺所处于的位置较为特殊,术中风险较大,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是目前的关键[1]。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其中为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选择4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我院在2020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39.2±1.1)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1.1±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术,指导患者仰卧位,以颈丛麻醉为主,选择胸骨切迹作一弧形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显现甲状腺,切除结节后缝合,并设置引流管。

实验组患者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环卫体位选择仰伸位,将其肩部垫高,胸骨切迹作一弧形手术切口,逐层的分离皮肤,暴露甲状腺,沿着包膜分离甲状腺下级,并结扎切断甲状腺下静脉,沿着气管前切除患者的甲状腺峡部,行希氏三角区分离,并沿着包膜分离甲状腺上级,将甲状腺上动、静脉二级分支切断,紧接着沿着包膜分离甲状腺旁腺,分离结扎甲状腺中静脉,切除鲜叶,缝合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喉返神经加以保护,关闭切口,设置引流管[2]

1.3 疗效评判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①显效:结节清除,无并发症;②有效:结节减少80%以上,患者出现轻度并发症;③无效:不符合①②。

对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分析,采集静脉血5ml,利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TPO、TT3、TT4、TSH。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以EXCEL进行统计,选择SPSS22.0进行处理,行t检验与X2检验,如果计算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经过不同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实验组

7(35.0)

9(45.0)

8(40.0)

10(50.0)

5(25.0)

1(5.0)

15(75.0)

19(95.0)

P

<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分析

经过不同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对照组

实验组

P

155.3±3.2

121.5±3.1

<0.05

113.6±2.7

72.2±2.4

<0.05

56.7±1.2

47.5±1.2

<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经检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没有差异P>0.05.经过临床不同治疗,差异明显,其中,实验组患者血清TPO低于对照组,血清TS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清TT3与TT4水平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对比

组别

TPO(IU/L)

TT3(nmol/L)

TT4(nmol/L)

TSH(mIU/L)

对照组

实验组

P

97.3±2.1

65.6±0.7

<0.05

1.88±0.3

1.87±0.1

>0.05

92.4±1.5

93.3±2.1

>0.05

2.11±0.9

2.96±0.5

<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为颈部有肿块,会伴随着甲状腺吞吐而出现移动[3]。产生甲状腺结节的原因众多,如生活中摄入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增生重大与血管增加,与此同时,如果患者患有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也会引发甲状腺结节。对于肿块较大的患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部分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是甲状腺癌,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果单纯的选择部分切除往往会导致癌组织发生残留,甚至还会复发,患者需二次手术[4-5]。同时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的甲状旁腺、喉返神经造成损伤。

在临床中甲状腺结节并没有特殊的症状,所以无法对其划分良性或恶性,而这也恰恰当值疾病复发,需承受二次打击。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作为当前应用效率高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其中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术,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的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TPO低于对照组,血清TS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清TT3与TT4水平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知,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引流量,也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总之,在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时可以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其安全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凌.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TSH及TPO水平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21,27(11):41-44.

[2]张波涛,张卫星,贺志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2):82-84.

[3]邹益鑫.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1,34(23):122-123.

[4]贺春雅,周琦,李婷.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FT_3、FT_4及TPO水平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2021,26(06):1040-1041.

[5]周兰平,郑燕玲,苏丽丽,夏余芝,曹卫,宋杨,杨见明. 预警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2,30(03):236-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