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

高洁

新疆培训中心(新疆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技能人才评价中心)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电力工业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各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继电保护将成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从继电保护系统作用分析入手,探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几点安全保护技术及应用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继电保护作为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有很大帮助。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发挥作用,需要确保相关设备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发展十分迅速,更加凸显继电保护的作用,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作用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大坝监护、变电站运行以及水库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电站经过多次改革已经逐渐实现自动化,对继电保护要求也不断提升,科技发展也促进了继电保护可靠性、安全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拓展了继电保护应用范围,逐渐实现了远程控制、远程管理以及信息共享,正向着数字化无人化进程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于发生的小规模故障,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提高故障处理效率,保证电气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但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在抗干扰、防雷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切实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正常,需要通过远程监控手段监控变电站运行情况,严格按照监控程序,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规范管理,完善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环境,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模式。

2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性影响因素

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为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提供保障,从而保障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同时也将带来安全风险。

2.1 软件因素

对于继电保护系统来说,其在具体运行中容易发生误差问题,导致方案设计、问题分析等环节存在隐患,这对隐患都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拒动。而一旦有拒动情况,则对继电保护系统功能作用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2.2 硬件因素

继电保护运行中,硬件装置本身质量出现问题,或接口、通道等发生异常,都会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功能,导致安全系数下降,这对于电力系统安全接线会造成较大负担。

2.3 人为因素

人为操作不当、失误等都会对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安全性造成影响。具体实施中,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错误,影响系统整体安全性,也会增加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

3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措施

3.1 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针对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影响因素,必须落实检查验收工作,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尤其是对于新安装的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测试,确保其都能够满足参数标准,通过试验后才能正式投入到使用中。同时,需要借助预测性模拟系统,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问题进行预测,根据模拟结果编制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设置故障预控方案,为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行奠定基础。对于设备验收工作,必须将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性、防雷特性等进行重点检测,通过反复检查测试,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能够根据现实环境(温度、湿度)等技术指标,对系统电压、电源等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2 严格落实系统安装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价值,必须重视系统安装,从设备选材开始,严格控制安装步骤。第一,在设备选材阶段,必须能够根据继电保护设备实际用途,对材料性能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电力企业也需要从经济成本方面进行考虑,控制系统成本。要求相关人员能够深入调查,对多家材料型号进行对比,优化选材过程。对于继电保护安全技术运行,所需材料包括执行元件材料、逻辑元件材料、测量元件材料、输电线路等,保证这些材料质量,才能为继电保护系统功能发挥奠定基础。第二,在系统安装环节中,需要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进行操作。不仅包括硬件设备安装,同时也需要安装好软件系统,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高低压转换问题,若未能够提前设定好运行参数,则容易发生继电保护误触动,影响系统安装质量。应该尽可能提升安装人员操作技能,保证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各类参数。

3.3 优化继电保护设备维修技术

在优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过程中,应该将维修、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将电压异常感应设备、温度变化感应装置等设置到线路当中。将这些感应装置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控。如果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则能够通过预先设定的系统调整相关参数,若不能修复故障,则需要技术人员对硬件设备进行实际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问题。电力企业必须规范流程,通过制度化流程明确分工,所有技术人员都需要落实安全措施。在展开维修工作中,需要穿戴绝缘服饰、手套等,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操作,每一个维修小组至少2人。为了确保电子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寿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维修原则,注重平时设备检查、保养工作,对设备零部件进行定期紧固处理,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零部件,需要进行及时更换,避免对设备运行造成干扰。

3.4 强化人员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应该聘请专业运维人员,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细节差错问题,企业必须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系统化的培训,能够了解最新技术类型,提升其继电保护装置操作水平。还需要在企业内积极开展技术大比武等交流平台,实现技术人员之间相互学习,进一步推动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发展,为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提高对继电保护的认识,从选材、安装环节加强控制,切实保证继电保护系统质量,确保其能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的发出信号,提高故障维修的效率,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继电保护系统作用发挥更加突出,逐渐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为电力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家宏.基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探究[J].电子世界.2020,21(8):14-15.

[2]齐小强,齐藤.探讨电子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J].数码设计.2020,20(3):69-70.

[3]朱九龙,沈剑锋,潘敏韩.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18(3):99-101.

[4]乐翔.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乐园.2021,12(7):54-56.

[5]张艺琼.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在电子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14(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