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3

疼痛护理干预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徐秋文

(泗阳县中医院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223700)

摘要:目的 脊柱肿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其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25例患者(实施脊柱肿瘤手术切除)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13例,实施疼痛护理),对比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疼痛反应指标水平,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VAS疼痛、疼痛因子指标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肿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稳定其机体循环质量,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脊柱肿瘤;术后疼痛;应激反应

脊椎肿瘤可以被划分成原发和继发两种类型,它的发生与病毒,慢性刺激,胚胎组织异位,遗传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联系。以疼痛、局部肿块、脊柱畸形及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多见于弓根、椎体及椎板,多见于脊柱[1]。手术损伤及术后疼痛可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患者产生压力,降低生存品质,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因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2]。为此,我们选择25名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肿瘤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进行研究观察。实际研究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25例患者(实施脊柱肿瘤手术切除)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中男7例、女6例,年龄35~62(50.23±7.57)岁;原发性肿瘤9例,继发性肿瘤4例;病程3个月~2.3年,平均(1.62±0.47)年。观察组中男8例、女4例,年龄36~65(51.01±8.53)岁;原发性肿瘤8例,继发性肿瘤4例;病程3个月~2.5年,平均(1.71±0.5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根据现行的围术期疼痛的管理办法,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一般的教育,并在手术结束之后,给患者做一些关于疼痛的健康教育和引导,并在手术结束之后,采用 PCIA泵体进行止痛,泵体内的舒芬太尼是1 ug/mg,托烷司琼是0.05 mg/ml,一次给药2ml,每次给药2ml,持续15分钟,当患者感觉到疼的时候,可以自己按住,并在手术结束后3d内将其取出。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对患者进行止痛处理,并填写患者的病历。

1.2.2研究组:强化疼痛护理

(1)准备阶段

护士培训:对护理人员及手术护理人员分别进行了手术护理人员及疼痛护理训练。选择成绩合格的护理人员参与到临床疼痛护理工作之中。

(2)干预阶段

术前健康宣教:本课题拟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开发一套便于患者接受的手术前治疗相关信息、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及术后止痛指导方案。在患者手术的前一天,将脊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具体执行流程告诉患者,让患者和家人了解到术前和术中的一些基础内容(手术时间、方式、目的、术前准备),并着重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状况和持续时间、术后疼痛评估、术后疼痛控制的方式。

术后疼痛评估:1)确定脊柱肿瘤术后患者的疼痛特征,包括疼痛的部位及性质,疼痛发生的时间,疼痛伴随的症状,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疼痛病史等。对患者的疼痛的反映进行全方位的观测:要积极地进行提问,要仔细地聆听,还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观测,还要将与疼痛评价有关的记录做好,以保证患者的疼痛反馈是正确的;2)应用数码记分法(NRS)评价患者的痛觉。在患者的疼痛评价中,医生会按照患者的疼痛评价的结果,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对应的止痛和非药物止痛。除此之外,还要求患者除了在一定的疼痛评价期间,在感觉到疼痛的时候,要及时告诉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进行了对应的止痛处理之后,进行了一次疼痛评价,并以这个疼痛得分为依据,重新决定了疼痛评价的频率[3]

术后疼痛控制:1)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引导患者采用 PCIA (河南驼人医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 PCIA止痛泵,其中舒芬太尼1 ug/mg,托烷司琼00.05 mg/ml,每次2 ml/ml,每次固定15分钟,当患者 NRS得分大于3分时,患者可以马上自我控制一次,患者需要翻身,抬高床头,在床上,下床之前,10分钟内按一次,于手术结束后3 d取出引导患者清楚、正确地表述自己的疼痛,使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疼痛特征,并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疼痛状况,精确地给患者止痛方法;2)除了药理治疗之外,还可对患者进行一些非药理治疗3)视患者的疼痛程度而定止痛方法:患者在轻微的疼痛中(NRS得分3),采取音乐治疗或分心治疗,直到患者的疼痛减轻为止;如果患者属于中等程度的疼痛(3分< NRS得分<7分),那么第一个就是要用音乐治疗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果在10分钟之后,疼痛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那么就要自我控制地按压 PCIA泵一次,如果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那么就要向医师报告,并按照医嘱给予相关的药物止痛。在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NRS得分大于或等于7分)的时候,可以自我控制地按下PCIA泵一次,如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就应该向医师报告,并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药物止痛

[4]。另外,在患者由于疼痛而产生情绪上的紧张时,也会有辅导员给予帮助。

1.3观察指标

使用VAS疼痛评分表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6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疼痛程度进行判定,评分区间为0-10分,评分程度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比,分组计算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均值后对比;分组统计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反应指标水平,统计术前及术后神经肽Y、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表进行判定,包含躯体疼痛、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分组计算评分均值后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在该软件数据计算中的代表方式为(±s),计算所得数据的代表方式为t,计数资料在该软件数据计算中的代表方式为(%),计算所得数据的代表方式为²,如经软件计算之后P0.05则表示所计算的该组数据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反正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VAS疼痛程度

手术前VAS疼痛评分分组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手术后6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VAS疼痛评分对比来看,研究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VAS疼痛程度(±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6小时

手术后24小时

手术后72小时

研究组

12

5.84±0.87

3.26±0.35

2.47±0.03

1.58±0.46

对照组

13

5.45±0.79

4.81±0.63

3.25±0.14

2.79±0.61

t

2.099

13.602

6.845

10.017

P

0.039

0.000

0.000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指标水平

手术前疼痛指标水平分组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就手术后疼痛因子指标中神经肽Y、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对比来看,研究组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指标水平(±s)

时间

例数

神经肽Y(μg/L)

β内啡肽(ng/L)

5-羟色胺(ng/mL)

术前

研究组

125.43±10.5#1

44.62±5.31#

6.48±1.51#

对照组

124.69±10.55

44.84±4.98

6.43±1.66

术后

研究组

134.62±14.37*

51.43±6.91*

8.85±0.33*

对照组

142.25±14.16

57.48±5.62

9.18±0.84

注:术前两组患者神经肽Y、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差异均较小(#P>0.05);术后两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神经肽Y、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分)

时间

例数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健康情况

疼痛情况

生命力

情感功能

身体健康

社会功能

术前

研究组

30.62±5.96*

40.62±2.51*

40.62±2.35*

40.16±2.51*

40.61±6.34*

40.33±2.16*

40.62±3.66*

40.51±3.48*

对照组

30.44±4.68

40.18±2.43

40.44±3.62

40.35±2.14

40.51±2.35

40.51±2.13

40.44±4.15

40.43±2.84

术后

研究组

53.64±10.33*

54.9±9.88*

55.4-±8.99*

54.34±7.95*

55.43±8.13*

53.85±1.45*

56.47±10.25*

54.34±2.96*

对照组

42.65±8.96

40.4±7.87

43.15±6.80

44.33±7.54

45.54±6.86

46.46±4.53

42.35±5.62

44.52±3.85

注:术前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水平差异均较小(#P>0.05);术后两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VAS疼痛、疼痛因子指标、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及皮质醇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表明,对椎体癌患者实施痛觉护理,可有效缓解手术后的疼痛,降低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质,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患者的照护。通过对以上结论的分析,可以使患者对疾病自身以及手术后的疼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的错误的认识得到了排除,从而使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以及对疼、痛的接受度得到了改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负面情感,提高患者的内心对疼痛的承受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随着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增多,某些问题可以被迅速地解决并作出反应,从而提升护士的满意度。

脊柱肿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稳定其机体循环质量,降低各类应激反应情况的发生,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贞,贾长虹,张嘉怡,刘姝.疼痛专项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20):3752-3754.

[2]周艳.疼痛护理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6):67-68.

[3]刘艳.复杂脊柱手术中应用美沙酮结合疼痛管理对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峡药学,2021,33(02):161-162.

[4]王晓岚.疼痛专项护理在脊柱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0,34(06):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