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杜纪璇

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宜宾市,644000

【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CHD)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60例CHD介入治疗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7月-2023年4月时间段内所收治,按抽签法做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30例)与干预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0例),比较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血小板凝集率、血栓素B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更低(P<0.05),干预组的血小板凝集率更低(P<0.05),干预组的血栓素B2水平更低(P<0.05)。结论:氯吡格雷应用于CHD介入治疗中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治疗期间需辅以积极的护理干预,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断发生改变,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呈现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临床针对CHD患者常用介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可观的效果,但治疗过程存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性,不利于预后,因此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有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能降低CHD介入治疗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2-3]。为了明确氯吡格雷对CHD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选取60例CHD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分组对照形式进行研究氯吡格雷的效果,为临床CHD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总结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的各项资料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间开始于2022年7月,于2023年4月结束,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CHD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组方法为抽签法,抽取其中30例设置为干预组,另30例设为对照组,用于参照对比。

对照组:男性有15例,女性有15例;年龄在50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6±7.22)岁;CHD病程在2年至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17±2.35)年;体重在51kg至82kg之间,平均体重为(63.84±8.55)kg。

干预组:男女比例为16:14;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59.58±7.63)岁;CHD病程2-16年,平均(8.26±2.41)年;体重50-85kg,平均(64.12±8.29)kg。

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2组各项数据,P>0.05,可比性良好。本次研究向伦理委员会报备相关资料,经审核与批准之后,开展研究工作。

选取标准:①经过检查确定诊断为CHD;②均接受介入治疗;③病历资料较为齐全;④对本次研究的各项基本内容知情,且签字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噻氯匹定+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给予患者口服300mg阿司匹林与250mg噻氯匹定,术后口服阿司匹林与噻氯匹定,每日1次,阿司匹林的单次剂量为100mg,噻氯匹定的单次剂量为75mg。

干预组术前用药同于对照组,并加用600mg氯吡格雷;术后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联合用药,每日1次,阿司匹林的单次剂量为100mg,氯吡格雷的单次剂量为150mg,氯吡格雷的剂量于术后3d降低至75mg。

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许多CHD患者因病情因素容易出现恐慌、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疏导护理,介绍手术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指导其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缓解不良情绪。②疼痛护理:介入治疗的疼痛可刺激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针对可忍受的疼痛,可选择观看视频、电影等转移注意力方式进行缓解,针对难以忍受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者镇痛。③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术前适当运动,适量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性,禁止用药排便,必要时可给予其应用轻泻剂;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效果、作用机制、可能的不良反应等知识,提供其认知度与用药依从性,叮嘱其遵循医嘱用药,切勿随意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²值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见下表1

1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n(%)]

分组

例数

血栓

出血

缺血

血管再狭窄

合计

对照组

30

1(3.33)

2(6.67)

2(6.67)

2(6.67)

7(23.33)

干预组

30

0(0.00)

1(3.33)

0(0.00)

0(0.00)

1(3.33)

χ²

5.192

P

0.023

2.2 对比两组的血小板聚集情况与血栓素B2水平,见下表2

2  两组的血小板聚集情况与血栓素B2水平   (±S)

分组

例数

血小板聚集 (%)

血栓素B2水平 (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50.18±6.22

35.14±3.18*

160.74±18.53

68.28±2.86*

干预组

30

50.24±6.34

30.21±2.56*

160.22±18.25

41.74±2.33*

t

-

0.037

6.614

0.110

39.405

P

-

0.971

<0.001

0.913

<0.00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CHD是指冠脉血管硬化造成血管腔阻塞、狭窄,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进而引发心脏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针对CHD患者以介入治疗为主,效果较佳,但介入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容易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预后,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临床常用噻氯匹定进行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很稳定。氯吡格雷属于针对血小板聚集的一种抑制剂,能结合血小板膜表面ADP,使FIB无法结合糖蛋白,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4]

在本次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数据之中,相较于对照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干预组更低,提示氯吡格雷的预防效果更佳;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小板凝集率、血栓素B2水平,干预组均更低,表明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明显,能降低血栓素B2水平。

总而言之,针对CHD介入治疗应用氯吡格雷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率、血小板凝集率、血栓素B2水平,值得广泛应用,同时需要给予积极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腾,李晓,刘建烨,等. 冠心病与血脂7项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流行病学调查[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9):4-7.

[2] 郝立志.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5):96-99.

[3] 张晓斌.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分析[J]. 北方药学,2022,19(9):188-190.

[4] 付勇.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应用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3):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