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临床麻醉中喉罩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试析在临床麻醉中喉罩的有效应用

吴玉慧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13161

摘要:探讨: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使用效果,以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汉中市中医医院2021年至2022年收治并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4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患者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插管和常规气管插管方法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喉罩插管一次成功率为95%,常规插管为85%,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前后试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对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试验组患者未出现喉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对照组则出现2例咽喉疼痛和1例声音嘶哑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麻醉过程中运用喉罩插管通气操作便捷,临床效果优异,且不良反应相对常规气管插管明显减少,患者反应轻微,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通气;气管插管通气;临床麻醉;应用分析

1引言

很久以来麻醉中气道的管理都是用气管插管的方法,气管插管方法造成的气道并发症在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中占很大比重。置入喉罩作为一种维持气道的新方法,目前已被人们认可。我院自2021年至2022年引进喉罩以来,对40例患者在临床麻醉中使用喉罩,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使用的喉罩均为普通型ASAI-Ⅱ级,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8~85岁,麻醉时间为50~90min。

2.2使用方法

插入前准备-麻醉诱导-插入插前检查罩囊,使边缘平稳无皱褶,擦少许润滑油,静脉诱导至咽喉反射消失,如需肌松患者可在诱导时使用肌松药,插入时患者头轻度后仰,左手牵开下颌,右手持喉罩,罩口朝向下颌,沿口腔中线向下置入,贴咽后壁继续插入直至不能再推进注气。

2.3结果

40例喉罩应用者置入均获成功,无一例出现气管痉挛、上消化道反流和误吸现象,术后随访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喉罩优点①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呼吸道机械性梗阻少。②插入和拔出时对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③术后较少发生咽喉痛。④无需使用咽喉镜及肌松剂便可置入。⑤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掌握。

3.2使用喉罩的适应证①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四肢全麻短手术,通气效果好,低氧血症发生率低,容易固定。②适用于无呕吐反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便于观察呼吸运动,评估中枢功能和观察声带活动。③适用与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患者以达到呼吸道通畅。

3.3使用喉罩的注意事项①置入喉罩应该在一定麻醉深度下进行,浅麻醉下置入喉罩难以将其置于恰当位置,且有诱发喉痉挛的可能,在插入前尽量排空罩囊内空气并涂以润滑剂。②喉罩不能防止消化道反流,呕吐的误吸,因此要绝对禁食水12h以上,严重肥胖和肺顺应性低的患者易使气体进入胃内,有呕吐误吸危险,也禁用。③喉罩作为一个通气道仍因其刺激作用使分泌物增加,所以仍宜给予抗胆碱药物,通过减少分泌物而避免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例,不宜经喉置吸除。④手术时间过长,一般预计手术时间在3h以上的不主张用喉罩,以免喉罩长时间压迫咽部黏膜至黏膜损伤。⑤麻醉结束后,应待患者清醒后再排空罩囊内的空气,拔出喉罩。喉罩应用越来越广,可以在麻醉给药后替代面罩和气管插管进行通气,对有困难气道的患者易于通气和插管。

喉罩在全身麻醉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气道梗阻和漏气。这与喉罩的大小,位置或喉罩内充气不合适而引起喉罩周围漏气、气道压力过高、分泌物多、患者出现吞咽动作和头部位置变动有关。一旦发生梗阻或漏气,可以在吸出分泌物和加深麻醉后调整头位,重新置罩,或者改用气管内导管。由于喉罩容易耐受,患者苏醒过程非常平稳,苏醒时肺内麻醉气体已经排泄彻底,体内药物代谢完全,患者能很清醒地配合医生的要求。拔除喉罩时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很小,对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安全指数相对较高。

与气管内插管相比,喉罩操作简单,易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对喉头和气管不会产生机械损伤,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轻微;与面罩相比,喉罩对维持通气更加确实,并可减轻麻醉医师的负担。因此,喉罩通气是与气管内插管和面罩并驾齐驱的一种新型通气方法。

喉罩充气后会形成一个固定在喉咙的密封圈,由于其导管的设计,使导管根部顶住患者鼻咽部自动扣住固定,因而避免了对粘贴和捆绑的固定,不需要借助套囊等措施,故能当正压通气的同时还可以让病人进行自主呼吸。

此项技术不仅对患者的咽喉损伤较小,减少了喉咙肿痛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流异动。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喉罩的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免使用不当型号喉罩时,患者麻醉后的肌肉松弛而造成漏气。同时,由于喉罩的使用造成喉部黏膜的压迫,因而在进行长时间手术时应尽量避免喉罩的使用,以免黏膜损伤。

就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运用喉罩插管一次成功率为95%,而常规插管则为85%。拔管前后试验组患者血流变化等生理变化相对对照组更为平稳,且试验组患者未出现喉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对照组则出现2例咽喉疼痛和1例声音嘶哑的情况。其充分说明了运用喉罩通气明显优异于常规的通气手段。说明喉罩插管通气操作便捷,临床效果优异,且不良反应相对常规气管插管明显减少,患者反应轻微。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喉罩更加适合于各年龄组,比如新生儿和老年人。LMA在全身麻醉中置入方便并且对声门和气管的损伤较小,在较浅全身麻醉状态下也可保持良好的气道耐受性,而且在插入喉罩时对气管和喉头的机械刺激很小,在儿童手术作用中发挥了很大的功效。麻醉过程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脏器功能障碍通常是手术中的巨大障碍,故手术过程中保证呼吸道的通常是十分重要的。气管内导管的刺激常使患者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使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心肌好氧量增加等,使手术中的麻醉风险大大增加。同时,这一麻醉方法存在插管困难的问题,困难气道发生率约5%,而困难插管死亡率常高于无困难插管者。在临床应用中对患有缺血性心脏病或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喉罩麻醉十分必要。

在患者充分配合的前提下,医生可以在患者清醒时插入,这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因为这是建立有效通气道的前提,并且会降低食物的流返及误吸。喉罩在全身麻醉中会气道梗阻和漏气,此时医生要及时采取措施,要对患者及时调整头部位置或重新调整喉罩。若经调整后,还未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就要考虑采取气管内插管。但喉罩麻醉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手术,比如在甲状腺手术中,由于其操作部位-颈部的影响,喉罩的位置不易固定,所以并不适合选择喉罩麻醉。喉罩麻醉后,患者能自主清醒,过程平稳,麻醉气体在患者苏醒时已经基本排出体外,药物在体内代谢完全,患者清醒后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喉罩麻醉安全有效,应用范围广,并且避免了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喉罩通气是一种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并投入临床应用的新型通气方法,属于面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之间的一种通气手段。使用喉罩时,充气后的喉罩形成一个固定在喉咙的密封圈,且在正压通气的同时还可以让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在临床手术麻醉中使用喉罩通气操作便利,且能够有效的保持患者手术期间的正常呼吸,对患者的咽喉损伤较小,减少了喉咙肿痛等情况的出现,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流异动。

参考文献:

[1]赵世跃,程俊.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09):41-42.

[2]彭波,彭莉,李会丹.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23-124.

[3]王大禹,梁恺.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0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