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DS、SAS评分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DS、SAS评分影响评价

何婷钰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DS、SAS评分影响。方法:挑选实验对象共计70例皆为急腹症患者,病例选自2020.08——2021.08急诊科。患者接受临床施治,以随机分组法予以平均分组,即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优质急诊护理,观察两组对象心理状态评分(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可帮助急腹症患者提高恢复效果,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建议普及。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腹症;心理;效果

    急腹症为主要表现为腹部急症表现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体征表现为病情较重、痛感明显、变化较多、起病急等症状,急腹症状需要临床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及时判定,基本需要借助外科手段进行处理。急腹症按照发生机制的不同分为三类,即为内脏痛、牵涉痛和躯体痛,而造成急腹症出现的原因有炎症、穿孔、感染等,而因多种因素的治病性和体征反应有相近性,所以临床治疗手段应更具有针对性。而急腹疼痛感比较强烈,发生突然患者很容易因此产生严重焦虑、抑郁感,接受临床治疗时配合度低[1]。因此急诊中应积极开展优质急诊护理,消除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对此,本研究于2020.08——2021.08挑选急诊病历共计70份观察优质急诊护理的落实效果,研究过程详示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为本院2020.08——2021.08期间急诊收诊的急腹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对象平均分组,命名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案。所有患者对统计内容知情同意,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通过后允许实施。为满足数据收集已将精神障碍者、未成年者、有恶性肿瘤症状者排除统计。急腹症状判断包括肾结石、胃穿孔、宫外妊娠破裂等,无实验中途死亡者。

    常规组中男:女为20:15名、年龄范围21—75岁、平均年岁(48.26±7.59)岁。实验组男:女为19:16名、年龄范围22—74岁、平均年岁(47.71±6.92)岁。比较资料数据后得出P>0.05。

1.2方法

    常规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配合医生确定医嘱开展用药干预,为患者建立病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观察血压、心率,按照实际情况判断患者面色情况确定病情危重性,防止昏迷,若不慎患者出现休克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施以救治。

实验组:入急诊科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主动观察患者面色、神态、行走形态等,观察、判断、记录患者的机体疼痛部位、持续疼痛时间、最后以问诊结果为其安排进一步检查。帮助患者纠正体位,如急诊科后开展紧急病情判断,为其建立充足静脉通路为其用药,加强输液护理,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按照药物性质不同控制滴速,视情况为患者建立氧气供给疗法。分析患者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以及技术检测结果,以相应科室开展分诊治疗。若患者精神紧张,给予心理安慰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尤其老年病患常就医容易出现悲观心理,应及时建立良好沟通,以实际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

    若患者人数较多,按照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安排治疗,急腹症患者多腹部疼痛严重护理人员可为其抬高床头,减轻腹部张力痛感,若患者严重呼吸困难,使用呼吸机给氧。判断患者不同病情安排B超或心电检查,例如妇科疾病的急腹症患者疼痛部位多在小腹盆腔,阑尾炎患者疼痛部位在右下腹,配合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等分诊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对象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以SAS(焦虑)、SDS(抑郁)评估,数值越低护理效果越佳;总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组间数*100%)数值越高护理效果越佳。

1.4统计

    在SPSS23.0软件中,用(n  %)统计本次涉及方差例数,(x±s)表示均属差例数,分别行x2、T值显示结果值检验,结果验证P<0.05项目区别成立。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

表 1心理状态评分对比表(n   %)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

常规组

35

65.80±6.00

60.17±3.27

实验组

35

40.21±3.05

41.64±2.92

T

22.4928

25.0058

P

<0.05

<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

表 2护理满意度对比表(n   %)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常规组

35

12

14

9

74.29

实验组

35

14

20

1

97.14

X2

7.4667

P

<0.05

3.讨论

    急腹症多需要急诊介入治疗,此病对患者会造成严重躯体疼痛感,对此为避免患者出现心理上的影响,临床正在积极配合合适的护理干预来缓解负性情绪症状。优质急诊护理方案的执行力强,护理内容更倾向于以患者为中心,能针对性的完善且提高护理质量,从心理角度安抚患者,从生理角度判断患者急腹症病情类型,及时帮助患者建立全面检查明确发病原因,及时施治。优质急诊护理下合理安排医护工作完善接诊流程,主张优化急诊护理手段落实效果,此期间科室间互相协作使工作更佳流畅[2]。多途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好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了解急腹症所有疾病特点的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急诊治疗成功率帮助病患尽早康复[3]

    结果可见,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实验组所用优质急诊护理更能改善急腹症患者病情状况,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急腹症患者接受急诊护理效果理想,降低不良情绪,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宋钰. 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评价[J]. 东方药膳,2020(15):191.

[2]陈进. 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作用评价[J]. 康颐,2020(13):165.

[3]彭祺,史荣荣. 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作用[J]. 东方药膳,2021(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