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进展

王丽英

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701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的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探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防治对策,进而帮助重症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医疗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急诊科每天接收的患者比较多,对于急诊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的急诊重症监护室主要是用于抢救、诊治、监护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急诊重症监护室日常的患者流动性比较大,通常情况下,患者都是合并症自身有多重疾病,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紧急抢救,在此期间就很容易导致重症患者在医院感染的几率,进入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分析重症患者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日常预防。

一、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因素

(一)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很多老年人普遍存在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的退化,身体中各种淋巴因子分泌均会减少、免疫球蛋白水平也会比较低,又加上老年人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比例比较高,因此,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感染的概率就会比较高,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感染风险更高[1]

(二)体质量指数

据有关数据统计发现,我国肥胖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高,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这类患者的感染几率就会比较大,首先,由于肥胖患者接触的面积比较大,就会增加细菌入侵的风险;其次,就是由于大部分肥胖患者免疫功能减弱,机体免疫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入就容易引起炎症反应,据相关研究表明,肥胖本身就处于一种低度炎症状态,尤其是在术后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三)糖尿病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类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基础代谢功能紊乱,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由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本身就处于血糖高的状态,为很多细菌、微生物等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在急诊重症时期,患者本身组织细胞就容易出现慢性缺氧,进而就很容易诱发感染,这时候对感染患者的进行控制难度比较大。不仅如此,对于合并症糖尿病患者来说,自身已经出现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就会导致体内的蛋白质很难合成,影响自身的免疫功能,这时候就会大幅提升感染的风险。在实际临床中研究发现,高血糖更利于病原菌生长,能够破坏人体代谢酶结构,进而造成功能异常,影响肺部微循环引发感染。如果身体中血糖逐渐升高,就会导致淋巴细胞加速裂解,导致血液中白细胞的活跃度降低,进而出现免疫细胞吞噬能力降低,身体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进而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2]

(四)侵入性操作

通常情况下,急诊重症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病情发展得比较紧急,因此,大部分的患者会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或者导尿管插管诊疗方式,进行生命体征挽回。但是,侵入性操作本身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会出现皮肤、黏膜及组织等部位受损,会对其他部位的防御屏障造成破坏,使正常的防御功能失效,进而为病毒、细菌入侵奠定基础,就会造成医院感染。通过实际临床调查检测发现,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也包括侵入性操作,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使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够正常地发挥其保护作用,进而引发医院感染,增加治疗难度[3]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感染调查中,发现呼吸道感染占比较大,其次,就是胃肠道及泌尿系感染。在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过程中,为了使患者呼吸及血氧饱和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通常情况下,能够快速见效的方式就是机械侵入性操作,但是,机械辅助通气后,导管留置就容易增加感染性肺炎。因此,在进行插管过程中,有部分管道会暴露在空气中,进而就会通过呼吸道直接和外界接触,导致暂时性部分鼻咽功能丧失,不具备抵御细菌的能力,进而就容易引发呼吸道和腹部感染。在实际临床中,如果使用导尿管的时间较长,就会增加泌尿系统的感染几率,滞留的时间越长,就会导致膀胱黏膜和尿道受损得越严重,进而造成功能收缩,抵御能力降低,进而就容易出现感染。

(五)抗菌药物的应用

在现阶段的临床发展中,抗生素类药物应用得比较广泛,普遍存在着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在急诊室救治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大剂量应用,进而就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衡,这一时期就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不仅如此,在使用抗菌类药物后,还会导致菌株出现基因突变,细胞膜主动运转率降低,这时候细菌和病毒就容易入侵,增加感染的风险。由于抗生素应用得不合理,进而就会导致患者引起医院感染,可能与患者用药的个体差异有关[4]

二、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防治对策

由于急诊科室日常人流量比较大,在此过程中,就会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在急诊室内本身的易感人群就比较多,因此,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偏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重点关注高龄群体和肥胖人群,以便于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处理;其次,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适当控制病情稳定,如糖尿病患者就需要控制血糖等;再次,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注意进行无菌处理,以免细菌携带进入,不仅如此,还需要定期清理患者口腔、鼻腔以及更换管道,在使用尿管期间,要注意泌尿功能锻炼,有助于降低泌尿系统感染;最后,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方案,必须在用药标准的范围内使用,在用药前,注意进行药物过敏测试,提升用药的安全性,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现阶段的急诊科室中,对于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进一步分析造成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降低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院感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解彦格,魏宁,刘红艳. 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 临床误诊误治,2023,36(04):149-152.

[2]何亚盛,张红霞,倪银,朱越燕,彭敏,杨丹红.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测模型研究[J]. 预防医学,2022,34(09):919-922.

[3]吴红兰,湛薇. 急诊危重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5):96-99.

[4]周培森,罗玉寅. 急诊重症患者病原菌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健康研究,2021,41(03):3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