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研究

陈贤桂

身份证号码:440582199308196674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道路工程施工频频出现了不均匀沉降、路面裂缝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满足车辆荷载作用下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建设,文章以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影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影响因素,就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更好地强化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桥;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交通具有提高出行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军事战略保障等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给相关企业的发展的带来了机会,但也给道路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路基路面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土体挖掘与回填工作,这一操作可能导致土地沉降、道路沿线生物多样性改变、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对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的重要价值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是道路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道路施工期间的资源浪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可以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和工艺,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从而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其次,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对路面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养护,可以有效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道路维修和更换成本,为社会节约资源,提高道路使用效益。最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合理规划施工周期,协调施工资源,减少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为国家和社会节约资源。因此,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时刻做好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优化工作,进一步加大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质量管理力度,加大该部分管理工作的投入。

2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

2.1挖方路基施工

为确保道路的土石坝安全,在开挖过程中,必须按照工程的设计规范进行,并标注出不同的斜率,标注出相应的排水平台,以便于施工时进行管理。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监控与检验,以保证施工边坡的配比达到设计的标准,并严加防范坡脚的钻削,避免滑坡。当土方开挖到地基水平时,必须挖掘出较大的排水管等排水设备,以防止因水流造成的切割下沉破坏。采用推土机推土、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输,采取振动压路机滚槽、平地机调平、修拱、手动修边、倒坡。

2.2灰土挤密桩

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灰土挤密桩的使用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在软土地层含水率过高或过低时可使用灰土挤密桩。此外,若软土地层含水率过高还应当在孔内填充干粉或石灰粉以吸收水分,达到降低含水率的作用,上述操作可通过快速成孔浇灌法进行,也可以将下套管与成孔工序同时进行。若软土地层含水率过低,则应当预先浸湿加固范围中的土层,然后按照先外后里的顺序开展成孔作业,同时应当保持成功干燥,然后在作业当天完成回填与夯实操作。每个孔打完都应当立即进行回填操作,以避免夯击导致成孔缩堵问题。若施工区域土质松软,应当通过密集打孔提高稳定性,使用间隔跳打法进行夯实作业,填料前还应对成孔孔底进行夯击操作。作业期间对下料回填速度、夯击次数与频率、含水量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作业期间回填材料的均匀性,确保计算填料与实际填料相吻合。夯锤质量与类型也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应使用质量>100kg的梨形或枣核形夯锤进行夯击,从而保证孔边缘得到有效夯实。若施工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则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水位然后再进行回填与夯实操作。

2.3路基路面排水技术

道路工程在长期暴露于露天环境中的时候,受到降水和地下水的浸润影响就会使得整个道路工程的设施强度降低,由此诱发一系列的病害。为此,在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路基路面排水的重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常用的排水设施包含截水沟、边沟、急流槽等。对于等级较高的道路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排水沟渠实施必要的防护处理。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排水防护方式有浆砌片石加固、水泥混凝土预制模板。如果遇到了降水量大的天气,排水施工不能够使用传统的逢沟设涵施工方式,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地规划道路周围的灌溉沟渠,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减少工程施工难度,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路面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平台,路面如果直接暴露出来,受自然环境影响和车辆运行的重压会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在降水充沛的季节,路面可能遭遇的损害也会增加。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处理降水,即在施工的时候在地面上设置2%以上的拱横坡,使降水在重力的影响下向外流动,在经过路堤、路肩后顺利导出,由此会顺利规避降水对道路工程施工的干扰。

2.4路面摊铺施工技术

在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路面摊铺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在正式开始摊铺之前,先对熨平板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时间以20min为宜,预热温度以超过70℃为宜,再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将混合料的温度维持在130℃以上,以免对各类设备产生严重的破坏,使施工单位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路面摊铺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问题。针对这类问题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严格按照施工测量的相关规范和流程,实施防治措施,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交接桩进行反复的测量和有力的保护。其次,对现场的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放样。同时,在施工放样环节,还要对埋置深度标准、设计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对误差进行有效的检测与控制。再次,参照样桩进行给排水施工;针对沟槽和平基施工,需要对轴线、纵坡测量等施工验收予以高度重视。最后,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遇见构筑物,则应当以避让为主,选择一个合理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并以直线连通法进行施工,将连接井的转角控制到135°以上。在路面摊铺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通过等问题,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结合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关设计要求,进行路面摊铺。如果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好,则需要采取换土改良措施。其次,在处理槽底土壤方面,如果发现土壤被扰动、或者土壤被浸泡等问题,则应当先挖出软土层,然后再回填以杂砂石、碎石等材料,利用这些回填材料的稳定性来提高路面的密实度。

结语

道路工程关乎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施工单位有效把控道路工程质量,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避免各类不良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以此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优质的交通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海朝.高速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9(33):18-19.

[2]龙始雄.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1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