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超声在诊断宫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腔内超声在诊断宫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

印冬阳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中心医院    445800

摘要:目的:探究腔内超声在诊断宫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9日收治的一例宫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凝血四项、肿瘤标志物等均正常;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良好;尿常规正常;血凝四项无异常。入院后患者因月经量过多而住院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结论:要注意充分发挥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宫腔积液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中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腔内超声  诊断  宫腔积液  应用  漏误诊分析

引言

宫腔积液是指宫腔内液体积聚于子宫腔内的一种临床征象,在妇科疾病中较常见,约占妇科疾病的20%。宫腔积液的形成是由于子宫内膜发生了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慢性输卵管炎等;或是由于炎症及手术损伤导致宫腔内形成的腔隙。正常情况下,子宫腔内的液体是不断生成、吸收、再生成的动态过程,若发生宫腔内积液,则表示存在异常。正常情况下,子宫腔内的液体量应<1 mL,当宫腔内液体积聚时则可表现为宫腔积液。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实时、无痛的检查方法,能够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及形态结构。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23年1月9日收治的1例宫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1岁。因“腹痛”入院检查。既往体健,无家族史。入院前3天,患者月经量增多,量为多时有血块排出。无腹痛及不适。月经第5天,在外院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有大量积液,并将积液抽吸干净后患者无明显不适。经TVS:子宫后位,宫体切面大小约62*65*56mm,肌壁回声欠均匀,前壁肌层见一大小约30+32mm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宫腔线居中,宫腔宽约16mm,内见不规则高回声,宫腔内见节育器强回声;宫颈管见范围约59*36mm无回声。左侧卵巢未显示,左侧附件区见一范围约50*27mm迂曲管状无回声区,右侧卵巢显示,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陶氏腔未见异常无回声。CDFI:子宫肌层低回声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左侧附件区无回声区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余处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2、术前检查

患者既往有痛经病史,月经来潮后无明显不适,无月经相关出血。因患者长期痛经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曾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术中发现盆腔积液,B超提示盆腔积液性质为少量浆液性、无回声;腹腔镜下见“左卵巢体积增大”,“左侧附件区可见不规则占位性病变”。考虑患者存在慢性盆腔炎病史,遂行“右侧附件区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侧输卵管卵巢囊肿。

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肿瘤标志物等均正常;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良好;尿常规正常;血凝四项无异常。入院后患者因月经量过多而住院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后因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病史,建议患者住院手术治疗[1]

二、结果

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宫腔内见大量浆液性液体,浆液性物质成分主要为浆液,少量细胞成分为淋巴细胞和纤维蛋白原。超声诊断宫腔积液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宫腔积液的性质和特点常因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而异。当积液为浆液性者时,应首先考虑妇科肿瘤的可能性。若为血性液性者,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炎症等。对于非病理性的宫腔积液,则应考虑是否有宫外孕的可能。

当积液性质为浆液性时,不能完全排除输卵管妊娠的可能。超声诊断宫腔积液时,应同时结合超声造影检查(CDFI)、腹腔镜检查及盆腔粘连程度综合分析。

宫腔积液的形态通常与病变范围有一定关系,当宫腔积液形状不规则时,常提示病变范围较大或诊断困难[2]

三、讨论

宫腔积液的发病原因:(1)机械性刺激,如慢性输卵管炎、盆腔炎症、手术损伤、放置宫内节育器等;(2)血流不畅,如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3)分泌改变,如慢性输卵管炎、盆腔炎症等;(4)非机械性刺激,如卵巢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宫腔积液的诊断方法:(1)超声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积液是子宫内膜病变的表现,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实时性,可重复操作,能够清楚地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及形态结构,可为宫腔积液的诊断提供依据。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0%。

漏误诊的分析:宫腔积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多数宫腔积液的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甚至会出现腰痛、痛经等症状。在超声检查中,宫腔积液的声像图表现为子宫腔内局限性增厚回声,并可见内部不规则血流信号,容易造成漏误诊的产生[3]

由于宫腔积液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当患者就诊时,首先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痛,如盆腔炎、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囊肿等,以免漏诊宫腔积液。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经济的特点,可重复操作,对宫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诊断宫腔积液,首先要明确宫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宫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在生理状态下,宫腔内的液体会通过子宫壁渗出而形成生理性积液,临床上多见于月经期;病理性宫腔积液是指在病理状态下出现的宫腔内液体。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理性宫腔积液有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当发生子宫腺肌症时,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小腹坠胀;当发生子宫肌瘤时,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4]

宫腔积液是子宫腔内积液,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是在30~50岁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宫腔内炎症、手术损伤以及生殖道畸形引起[1]。当宫腔内形成的积液时,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宫腔积液超声表现为:子宫增大,宫腔内回声不均匀;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回声杂乱;子宫内膜厚度不均。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是以超声检查结果为依据,在诊断的过程中不受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方法主要有三种: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及经腹联合超声检查。本例患者为经阴道及经腹联合超声检查,术中通过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患者子宫增大,宫腔内回声杂乱、宫腔内积液,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而经阴道及经腹联合超声检查仅对少量宫腔积液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实时、无痛的检查方法,能准确显示子宫腔内的异常回声,是一种重要的妇科临床诊断方法。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宫腔积液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但对于宫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认为超声检查是宫腔积液最主要和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宫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超声检查对宫腔内异常回声和形态结构显示不清,加上子宫腔内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导致漏误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医师要注意充分发挥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宫腔积液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陇蓉.宫腔镜在老年妇女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6):186-187.

[2]王秀伟,张金敏.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8):14-16.

[3]张婵,冉光琴.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6):3740-3742.

[4]丁以芹,王小娟,孙金孝,陆继强,吕静云,秦鸣,沈振海.腔内超声在诊断绝经后宫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23-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