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医急诊内涵,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探索中医急诊内涵,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

徐川

金堂县中医医院  610400

摘要:急腹症是指腹部突发的、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紧急手术治疗。麻醉在急腹症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器官功能,并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本论文对急腹症手术麻醉临床处理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理论性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急腹症、手术、麻醉、处理思路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它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理论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

尽管中医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但在急诊情况下常常被认为“慢”,这给中医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挑战。这种观念源于中医治疗过程中较为详尽的辨证论治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然而,在急诊情况下,时间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所以,中医常常难以与西医急诊相媲美。而为了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我们需要探索中医急诊的内涵,并寻求方法来提高中医在急诊领域的适用性和效率。中医急诊的内涵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中医药和技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与西医急诊相比,中医急诊更强调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并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急诊的关键是快速准确地诊断,并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病情。中医急诊的目标是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恢复和促进人体的自愈能力。

要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中医急诊的研究和推广是提升其临床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目前,尽管中医在慢性病管理和康复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急诊场景下的应用还相对较少。所以需要开展更多中医急诊方面的研究,以总结经验和规律,并建立相应的指南和流程。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医急诊的特点和疗效,验证其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对中医急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提高其准确性和效率。

而中医急诊的推广也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对中医急诊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其认识和接受度。可以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中医急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将中医急诊纳入标准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其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2)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模式是一种有潜力的医疗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供更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中医或西医单一模式相比,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结果。

在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模式中,中医可以运用其独特的辨证施治理论和方法,通过望闻问切等技术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中药治疗在急诊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理阴阳、激活人体自身调节机制等方式,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与此同时,结合西医的先进诊断手段和紧急处理技术,例如使用现代医学的设备和药物,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病情和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这种综合模式可以在减少误诊漏诊的同时,提高急诊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但是要实现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模式,仍需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医务人员需要接受跨领域的培训,熟悉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并且要建立相应的指南和流程,以确保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工作。

(3)提高中医急诊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了提高中医急诊的效果和质量,我们需要注重提高中医急诊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中医急诊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他们具备应对急危重症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加强中医急诊人员的培训,包括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形式。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中医急诊人员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诊断能力,掌握应对各类急危重症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团队合作也是提高中医急诊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医急诊人员与西医急诊、急救人员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通过与其他医疗团队的合作,中医急诊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西医急诊的先进技术和治疗方法,实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强团队协作,中医急诊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医急诊在实践中的发展,并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保障。所以,提高中医急诊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4) 要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中医急诊的支持和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医急诊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建立相应的政策和规范,为中医急诊的运行提供指导和保障,包括人员培训、医疗技术标准、设备更新等方面。第三,需要加强公众对中医急诊的宣传和认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介绍中医急诊的特点、优势和应用领域,提升公众对中医急诊的信任度和接受度。此外,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推广中医急诊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增加公众对中医急诊的了解程度。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公众的认可,中医急诊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合理的政策与规范能够为中医急诊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充足的财政支持可以提升中医急诊的设施和技术水平。而公众的认可和接受将增加中医急诊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中医急诊的发展。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专家学者和公众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够让中医急诊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中医急诊的探索和改变中医“慢郎中形象”是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一,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医急诊的相关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急诊的内涵,提高其在急救和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第二,推广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模式也是关键。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例如,在急诊科建立中西医联合诊室,由中医和西医专家共同参与诊治,针对不同疾病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急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第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也至关重要。通过加强中医急诊专业培训,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具备应对急危重症的能力和经验,提高中医急诊的整体水平。最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是推动中医急诊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医疗机构、专家学者、媒体和公众等各方应共同合作,加强宣传推广,增加对中医急诊的了解和认可度,营造支持中医急诊发展的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推进,可以使中医急诊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医疗服务,推动中医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晓旭. 探索中医急诊的丰富内涵[N]. 上海中医药报,2003-05-31(001).

[2].潘仕海,蔡佼佼,存斌.中医思维范式之人文内涵在临床急诊诊疗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6):138-139.

[3].余妙妙.四步教学法在中医急诊专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9):174-176.

[4].张玉华.培养中医急诊临床思维与急救意识的管理体系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