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李瑞杰

武安市西苑小学  河北武安  056300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效”成为众多一线教育学者探究及分析的点。在这种背景下,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旨在从整体教学视角着手,实现对各项知识内容的有效整合,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旨在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大单元教学的视野下,就必定会涉及大单元作业的设计。大单元作业是对一个单元知识的系统梳理,是要让学生展开综合性的练习来达成单元知识有效整合的目的。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立足于大单元的视角,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作业,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单元作业设计需要有统合性,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展开深度研究,其助学作用丰富,回报率更高。数学学科教材以单元形式编辑,学生数感量感建立也呈现版块链接形式,教师对学生学力成长规律做客观分析,对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做深度研究,势必为课堂教学注入动力,也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创造更多教学契机。

1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

作业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后期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考查方式,而数学逻辑性强,知识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渐进性,所以,大单元作业设计可以将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全面、系统地对知识点进行考查,减少作业负担的同时还能巩固和复习系统性的知识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1.1大单元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作业设计,其立足点不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而形成一定的知识面,让学生在系统的作业实践中,将一个单元或者几个有关联的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有样学样”、触类旁通地掌握这种学习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深度学习打下基础。

1.2大单元作业设计可以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容易形成点对点的零散性设计思路,围绕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为基础,注重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而大单元作业设计突破课堂知识的点,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关联和串联,一并复习,避免学生将旧知识遗忘。所以,大单元作业设计,可以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程度,体现其应用价值。

2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2.1丰富设计方法,优化单元作业执行效率

学生对数学作业最为熟悉,但对单元作业却比较陌生,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思路进行对应解读,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方法,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动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渗透导学方法学生进入作业环节后,教师需要跟进观察和评估,随时做出方法指导,确保学生作业操作的高效性。单元作业不能单纯追求数量,需要提升作业精度,增加含金量,教师从学法角度展开研究,为学生带来更多作业提示,传授一些作业操作方法和技巧,无疑能够为学生带来最需要的帮助。学生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有学法积累,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分析,调整学法指导方向,让更多学生受益。数学单元作业要体现统筹性,还要增加一些灵动性,教师要求学生从数理关系梳理中建立数学认知,这是作业训练的核心目标。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先期组织学生对约分、通分、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等数学概念进行重点观察和分析,然后推出一些通分、约分计算题,要求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归结操作经验和方法,并在集体交互中展示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有数学概念解读经历,应对这些计算任务没有太多难度,教师鼓励学生探索总结一些操作方法,给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启示。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大多能够倾注精力展开研究和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研究性作业比较陌生,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2)强化实践方法数学作业与学生生活高度对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业操作时,要注意渗透一些实践性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下展开作业探索。信息搜集、案例分析、实地测量、实物观察、社会调查、数学实验等,都带有实践属性特点,教师要强化作业指导,顺利启动学生作业思维,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成长学科基础能力。数学实践性作业需要学法支持,教师及时出手相助,其助学效果显著。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单元作业操作环节后,需要有方法传授,给学生提供最切实的服务和帮助。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在学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环节,教师推出一些分数,要求学生将这些分数变成小数。学生进入操作环节,教师跟进观察,当学生计算完成后,教师继续提出训练要求: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呢?其中有什么样规律?学生面对这样的训练任务,开始借助具体案例展开研究。经过反复研究,学生逐渐找到一些思路。如:将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这样便可以判断这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要求学生自行总结经验和方法,这是比较有含金量的设计,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和深刻。

2.2以分课时作业夯实根基

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的时候,要能够体现科学性、智慧性,以更加系统、标准的分课时作业来夯实学生的知识根基,发挥引领作用,让学生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驱动引领他们实现有效发展。对此,教师在设计分课时作业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加以落实:(1)精选教师要依据各个课时的目标及课堂教学的效果精选作业内容,认真分析教材及练习册中的习题,删去一些重复性、冗杂的作业,尽量精简,让分课时作业凸显高效。比如,教师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知识内容后,整个作业设计就可以以“表面积公式”为基础,设计公式推导类作业及表面积计算类作业,达成对学生知识有效巩固与优化的目的。(2)整合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重视对各项作业的整合,要达成对各节知识点有效训练的目的,实现有效的作业设计。对此,教师可以将单元各节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设计整合类的作业:作业一:围长方体:请先画出一个长方形,再配上其他五个面,让其能够“围”成长方体(要能够写出“围”的每一个步骤)。作业二:(1)画长方体:画出已知长、正方体的横截面。(2)画已知长方体的直观图。(3)画出家中某个长方体物品的直观图。作业三:包长方体:给家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如牛奶盒)设计外包装,思考怎样才最节省材料,请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如上,三个作业的设计分别对应了想象—操作—想象。作业一是考验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知基础,作业二是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内涵。作业三是帮助学生从二维图形转向三维图形,实现平面与立体的转换,这样也能充分体现单元整合性作业的特性。

结语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需要教师系统思考作业设计的各要素,思考作业、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也是全面育人的过程,正如杜威所说:“作业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否则就会沦为技术性作业。

参考文献

[1]芮建花,邵璐露,卢琴.立足单元整体的数学作业探索[J].教育视界,2022(29).

[2]潘霞.立足单元视角 优化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12).

[3]陈胜钦.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路径[J].湖南教育(B版),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