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程文婷

福建省大田第五中学   366199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代表是古诗词,初中的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初中生徜徉在诗词的殿堂之中,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探讨了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前言

古诗文是中国5000多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古诗文以其优美的语言而闻名于世,它的词句具有强烈的韵律感,段落结构严谨,意蕴深邃,具有很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使中华语言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古诗文将传统文学、古典音乐、传统美术三者结合在一起,它有着非常强大的传统文化表达能力,通过古诗文,可以对古代的民间风俗、先人的思想情感、古社会状况等有所了解。把古诗文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它涉及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它指向过程,强调“以人为本”;同时,核心素养具有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人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随之涌现出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这不仅是一种教学创新,它还对学生成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许多精华都有着很强的教育性,而古诗文一直都是一种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2]。中国初中语文教师对古诗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已日益增多,但是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怎样把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古诗教学中,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的有效对策

(一)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在讲解古诗文时,仅仅是做一些简单的翻译、解释,而不能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与扩展[3]。既没有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也没有引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古诗文学习出现了强烈的抗拒和厌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古诗文教学,并在课堂中加入情感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比如,在讲授《岳阳楼记》时,老师可以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讲述作者的生平,并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做一个详尽的剖析。当同学们对古诗和诗词感兴趣时,请同学们讲一讲和岳阳楼相关的故事,使同学们对岳阳楼有更深刻的认识。之后,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并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传世名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洗礼,又可以让他们培养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借助古诗文朗读融入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部分都是具有规律性、韵律性的[4]。在教学中,老师除了要向学生解释文章的主旨外,还需要对一些著名的句子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朗读时,体会到那种感情。比如,在上《出师表》这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和诸葛亮相关的历史故事,比如“三顾茅庐”、“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然后再详细地介绍诸葛亮的生活经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表达出诸葛亮的诚挚情感。他用一种循循善诱的口吻,将诸葛亮临危受命的谋略,用一种悲壮的口吻,将诸葛亮对刘备的感谢,用一种坚毅的口吻,将诸葛亮对后主的忠诚,以及他起兵的决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诸葛亮的忠诚,以及他为了报答老师的恩情,甘愿牺牲自己的身体来报答他的恩情,进而实现了运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的目标。

(三)借助传统文化分析古诗文

古代诗文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都不同于现代文学[5]。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与发展,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在不断地改变.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老师要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古诗文。比如,教《关雎》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诗中要描写的是什么,然后再迅速地把握诗中要表达的四种情感,最后才能真正理解诗中要表达的情感。首先要对《诗经》作一个总体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经》共305首,按其内容又可分为风、雅、颂,诗歌多是以赋、比、兴等描写方式。接着,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观之所描述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按照事情的规律,试着将它归类。文章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作为切人点,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并要求学生结合注解,找出关键字和句子。在提高古代诗文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继承与发扬中国古代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也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在扩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文化素质和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马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3(4):113-116.

[2]兰玲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读与写:上旬,2021(1):0274-0274.

[3]李文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0):77-77.

[4]孔芳.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格言(校园版),2021(18):52-53.

[5]龚锡龙.初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之传统文化教育[J].文理导航,2020(3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