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3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罗娇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四川泸州, 646200)

摘要:身处于互联网时代,百姓享受着信息共享所带来的便利,并期待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进步,如此就需要更多的相关人才。于是社会大众开始关注起了该技术的教育工作。因此,本文笔者就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以下是一些探究结果与分析,以及为其改革优化提出的一些建议,希望以此为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

引言:自互联网技术问世以来,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飞速发展,足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社会面对于网络人才需求的“质”与“量”都呈指数型增长态势,在此形势下,我国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教学工作,迎来了巨大挑战。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体系的滞后,使得其对于人才培养与技术的发展并不匹配,无法满足时代标准与实际要求。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现状研究

自从互联网全面普及开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成为了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也陆续开设相关专业,来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也不曾落后,其对于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工作由来已久,然而,经过多年来的时代变迁,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其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落后性,相关教育工作者急需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一)教学体系的滞后性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部分教师或是校方领导不能与时俱进地接受新思想,仍然采用老办法、旧模式,导致教学体系整体落后于现今的时代发展。传统的教育体系,以教师为中心,更侧重于“言传”,致使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与其他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更新速度,面对着每两年就会提升一倍的数据处理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仍然使用旧有的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足以满足新的时代发展需要,对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二)基础课程相对薄弱

当下的计算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从侧面反应出高职有关专业的教育工作,对基础课程的轻视现象,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起源于国外,我国引进相对较晚,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需要充分借鉴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1]。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是数学知识,要想精通更是要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算法。基于以上原因,如果学生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两科的基础不牢,就无法更好地学习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技术更新迭代过快,很多学生为了速成,大多是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展开进一步地学习,从而忽视了对其基础性技术的掌握,很多高职毕业生连C语言都无法熟练运用,逐渐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新人才却不如老员工的“倒退”现象。

(三)实践教学的忽略问题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实际要求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以课本为中心的呆板教育,学生主要通过复制流程、背诵答案来通过考试,甚至近年来,在比赛中靠默写代码而赢得奖项的离谱现象也屡见不鲜,如此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在信息爆炸的如今,每天都会有新技术、新思想诞生,要想在未来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项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在忽略实践教学的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无疑会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

(四)相关硬件条件的落后

如前文所述,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如此就意味着,学校需要具备相应的硬件实力,为教学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校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执教策略偏移等原因,使得所需教学器材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没有为师生创造出优秀的专业氛围。硬件条件的落后,致使学生不能及时将自身所学付诸于实践,理论知识得不到有效验证,综合能力很难获得真实提高。由此可见,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相关教师的正常工作,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2]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针对前文所提及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会进一步导致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落后,互联网相关行业也将持续滞后于发达国家,在未来继续被“卡脖子”就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对此,本文笔者通过深刻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有关高职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希望对教育从业者有些启发作用。

(一)创新教学体系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教学体系的落后,给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各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展开行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创新自身教育体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其创新思路应该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相关行业的具体要求和发展趋势,建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相关教师需要逐步转变教学重心,将其中心由原本的课本和教师,向学生和岗位技术需要转移。同时,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框架,整合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编排,适当增减新兴或过时的内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创建新的、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体系。

(二)科学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需要科学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置,尽一切努力,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在重新设置课程安排的工作中,教师应该深刻了解社会互联网行业对人才需求,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要载体,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将职业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将整体的课程教学活动,分为职业素养、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拓展等模块,通过分模块教学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3]

此外,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对课程难易顺序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做到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精深,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计算机技术的本质,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技能。重视C、C++以及Java等编程语言的基础教学,使计算机技术教学回归本质,以此来解决学生专业能力不够扎实,过分依赖于先进的软件的问题。

而且,基础文化课的安排也要重视起来。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英语和数学等基础文化课程还没有充分重视,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由于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先进技术大多依靠从国外引进,所以,英语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而数学,则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根本,所有的计算机语言都依赖于编程人员对于数学的理解,更高层次的程序编写,更是要求工作人员精通各种复杂的数学算法。

针对此情况,各高职院校,应该大力进行学风建设,提高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将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可以通过阶段性考核的方式,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英语和数学等文化知识,增加文化课成绩在期末考核中的比重,增强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如此做法无疑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十分有利。比如,在期末考试中,增加高数成绩的综合比重;在校期间让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并对通过率做出明确要求等。

(三)重视实践教学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中,学校应该从现实的行业需求出发,立足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将教学重点由理论转移向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尽全力做到让学生能够一毕业便能就业,从学校到社会的平顺衔接。

首先,学校应该每年都安排教务组成员,积极对社会面的互联网企业展开调查,要清楚了解行业内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只有熟悉社会的具体需求,才能够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加优秀且全面的学生。在掌握行业内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学校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增加相关课程内容,加大力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4]

其次,教学方法要做出相应改变。在课堂当中,教师从传统的“言传”教育方式之中走出来,进而加入大量实操训练,不断将重点向“身教”偏移。教师要做到只教方法,不教结果,让学生在掌握了正确方法之后,自主思考和摸索,在实践中找到更加高效的算法,从而得出结论。以此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在课上学习到当下先进的技术方法,节约大量时间,来进行操作训练,还能从自我动手编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例如,在每一节可的末尾,教师可以基于课上所学,给学生留下实操任务,配合课程进度进行一些编程锻炼,在日后寻找机会进行展示。当然,对于交上来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做出适当反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快其成长速度。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编程,促进其沟通交流,在团队协作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发展,持续输送复合型人才。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现如今,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迅猛,市场迅速扩张,对于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需求量很大,而国内的各家高职院校都进行了扩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需要工作机会,为了满足双方需要,双方可以展开深度合作。学校可以诚邀企业负责人在校内设立办事处,实地对校内学生进行考察,挑选其中成绩优异,专业技术过硬且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人才,吸纳入自身的人才团队,作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除此以外,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委派即将毕业的学生,进入公司内部实习,在一个月或是更长的见习期内,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各种书本中没有的技术技巧,对于自身将来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对其长远的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四)加大资金投入

至于很多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现实需求的问题,学校需要有侧重地加大资金投入,及时购进先进设备,为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不论是课程建设还是课堂教学,都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而目前高职院校中所使用的教学设备,大都是由地方财政部门进行统一拨款,而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的先进设备,大多都价值不菲,所以经常出现,校内硬件条件落后的问题,甚至有些院校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设备,现有设备已经不足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了。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进行校园硬件设备的翻新和优化,通过企业注资就是重要方法之一。

现如今,各大互联网企业求贤若渴,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手中的教育资源和学生资源,吸引其出资赞助学校建设,有学校负责为其提供一部分学生的基本资料,为其招纳人才提供便利,甚至可以在一些校内活动中,邀请意向强烈的公司进行冠名。如此一来,学校有了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企业又能收获在学生中的知名度,更能深度发掘其中的优秀人才,而学生则是最大的获益方,不但获得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机会进入公司管理者的视野,为今后寻找工作机会,增加成功几率。如此三方共赢的模式,无疑是一条营造高职院校优秀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策,应该受到大力推广,必要时有关部门可以作为中间方促成合作。

而另一边,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深入社会及高校进行调研,根据各院校、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对有关资金进行合理地再分配工作。同时,建立资金审查小组,进驻校园,对资金的使用严格监管,杜绝铺张浪费,挪用公款的现象,必须确保专款专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花在要处。

(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也随着网络技术地不断更新,大为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想要学的,教师不会,甚至有些优秀学生会的,教师也不会。虽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好现象,但显然不适用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工作。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需要频繁举行教师的培训活动。

首先,应该定期派遣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其长处,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具体方式可以是专家讲座、文化沙龙或是交流座谈会,通过各种手段,令教师深刻了解行业内最新的发展动态,做到技术随时更新,教师即时了解。

其次,在校方应该鼓励教师成立自己的实验室,大力支持其自主创新,并提供必要的场地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会自主地学习掌握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以方便自身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促进校内自主创新的学术氛围。

最后,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关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地掌握最新的相关技术,不能有自满情绪。学校应该及时建立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以督促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师生地位一直不对等,教师始终占据主导,而现如今,不论是出于推行新教学模式的考虑,还是从防止教师怠惰情绪产生的角度出发,都应该真实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5]。学校可以在教师授课之后,在学生之间展开调查,切实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在工作态度、教学水平、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并将真实的调查结果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此方式,学校将对教师的评价权,交到学生手中,有效提高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但会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对新教学模式地推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社会对于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互联网技术革新,推动行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美益.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33(01):19-23.

[2]刘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4):56-60.

[3]陈红,覃奇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11):140-141.

[4]柳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2):65-67.

[5]吴翠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4):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