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物监测技术与水环境工程的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探究生物监测技术与水环境工程的结合

吴哲翀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   511500

摘要:自然界的水环境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循环实现跨空间的各类水形态的转化。水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对水环境加强监测,通过监测结果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水环境现状,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本文主要探究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现状,结合策略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工程;结合

引言:在水环境工程中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环境工程建设水平,降低水环境污染程度。当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监测技术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加强生物监测研究,进一步改善我国水环境。

一、生物监测技术分析

从当前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以及水环境管理等工作­都离不开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该项技术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利用相应的技术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区城实质情况的全面分析,再根据实质情况做好对水资­源的评价,相应的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和预测找到治理水资源­的有效方法。­生物监测是指生物学的角度来评价区域环境的质量,它­通过区域生活的群落、种群以及个体情况作出分析,能够反­应出该环境的具体情况。生物监测技术涉及的领域相对比较­多,它有效利用生物学的各项原理作出分析,从而更好的掌­握区域污染情况以及水环境情况,若污染物过多则必然会给­区城的水环境造成影响。­与其他的检测技术相比,生物监测技术相对更加实用,­能够充分反映出环境的污染情况,一些生物学的技术运用能­够对一些微量的污染形成反应,从而使得生物监测效果更加­理想。生物监测可以通过生物链或食物链形成衔接,从而找­到微量元素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这样能够更好分析污物浓度。­生物监测具有多种不同的检测功能,能够针对同一种区域或­是生物作出多种不同的检测,从而检测到不同的问题。由此­可见,生物监测有利于更好的评价水污染状况,而且传统的­监测手段只能测定出水环境的污染状态和水污染类型,而生­物监测能够充分反映水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

二、生物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水环境监测方式主要以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为主,且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而在实际的生物监测工作中,水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其内部的生物生长或是微量元素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直观可靠的对水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生物监测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很好地发现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其次,高精准度也可以很好地将水环境中的污染源和有毒含量进行实时报备,在水环境不达标或受到污染前发出预警信号,以备相关人员紧急做出治理方案,降低环境污染率。当前社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各个领域早已实施智能化管控。水环境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实施生物监测技术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动化生物检测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这大大地提升了我国水环境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水环境监测起步较晚,相关监测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水平还比较弱,这也导致水环境缺乏完善的监测与管理体系,监测信息接收迟缓或问题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增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水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

三、生物监测技术与水环境工程的结合策略

1、微生物卫生学指标监测技术

在水环境生物监测中,微生物卫生学指标通常用于水源或生活饮用水的生物监测,评估其是否满足安全饮用水要求。基于微生物学性状及食品安全要求,微生物卫生学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致病菌。其中,细菌总数是指将1mL水样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6℃温度培养48h,监测其生长的细菌菌落数量;粪大肠菌群是大肠菌群其中的一个指标,可通过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或纸片法等方法来监测粪大肠菌群,将监测数值与相关质量标准或规范标准值进行对比,评估水源及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卫生学指标是否合理。另外,在水环境生物监测中,监测人员也可利用指示生物,评估水环境的生态状况,提高水环境评价的准确性,使水环境管理更具针对性及科学性。在利用指示生物开展水环境生物监测时,指示生物及监测点的选择为重点。

2、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

通常,水体中分布着大量的原生动物、细菌、藻类等,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若水环境出现污染,将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水环境内各类微生物物种频率或相对数量的监测,即可对水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在特定条件下,该技术可辅助监测人员对水环境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进行预测。随着生物监测技术体系的逐渐完善,生物群落监测技术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例如,在海水环境监测中,人们可以应用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并配置瓶装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等材料,有效消除海洋环流、潮汐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3、发光细菌监测技术

在水环境当中广泛的生存着较多的细菌。应用生物监测技术过程中,也可对细菌的类型和数量进行监测,从而有效评价水环境的污染状况,确定水环境是否安全。现阶段,我国对于细菌的生物监测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现已步入成熟阶段。通过对细菌的生物监测,能够有效保障水环境的安全性监测具有实际意义。而对发光细菌进行生物监测,往往是利用部分细菌细胞的发光特性,从而对水环境污染物以及其他毒性物质的监测。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对生物的毒性进行探测,对水环境细菌的毒性进行监测。发光细菌监测技术对于毒性的监测效率和准确度都有着优良的表现。

四、生物监测技术的优化措施

1、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

水环境工程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情况,直接影响到水环境管理效果。对此,需完善生物监测指标、技术方法标准、评价方法体系,整个业务体系包括微生物监测、生物群落监测、生物毒理试验以及水环境生态质量监测等,实现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与管理。

2、完善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

在现有生态监测网络基础上,需积极补充监测网点、提高监测能力,完善全国水环境工程生物监测网络,切实涵盖各大流域,有效评价水环境生态质量状况,全面摸清流域水环境污染情况,为国家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服务。

3、建立生物监测数据管理平台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生物监测技术不断研发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生物监测数据报送、存储、管理工作,构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完善全国监测数据收集管理、流域环境质量评价工作。

4、夯实生物监测人才保障体系

水环境工程生物监测保障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引进、培训等工作,构建生物监测专家库,打造高专业素养的生物监测队伍,保障水环境生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环境工程中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加强此种技术的利用,可以实现对水下工程环境的有效监测,进而更好的推动水环境工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使水环境工程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提升提供鲜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庆.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与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8):161+163.

[2]王志苗,刘易升,李杰.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生物监测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50-51.

[3]王军.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148.

[4]张翠菊.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12):69-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