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战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电力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战略初探

尹光磊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6414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更是日趋激烈。要制定出高等学校发展的战略,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大背景,使高校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工作已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 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电力高等学校作为电力特色的大学,面临着实施整体战略转型的挑战,主要转型方面包括:以学科本位转向市场本位,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对电力高等学校的教育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高等学校;教育;管理

在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稳定推进,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历史性挑战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必然会在一个时点上跨越 50%的门槛,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将一直保持在全球第一的高平台上,并伴随人口规模稳定向前的持续增长而继续稳步扩大,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 99% 以上, 高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有些院校的毕业生甚至提前一年被预订一空。这为我国电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抓住了机遇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赢得历史性的大发展。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对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实现学校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实施

1、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的竞争力度不断加强,这就使得学校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去培养学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不仅仅是培养社会、国家所需要人才的基地,更应该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具有优良道德公民的地方。学校要加强教育管理制度的落实,尽量减少不良风气的滋生。

3、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现在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缺乏正确的管理方式,导致他们自己没有自控力、自由散漫、没有目的性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所以学校针对这种情况更应该加强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

二、电力企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电力企业教育理念未能深入人才质量观。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中电力企业教育理念仍存在贯彻不彻底、不深入的问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依然主要是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系统性、完整性层面的改革,融入电力企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的新的人才质量观和教学质量观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构建、完善。

2、电力企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电力企业是新兴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管理者和高校一线工作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电力企业教育工作,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高校管理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作为高校管理者,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的顶层设计,如何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3、电力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由于电力企业教育体系尚处于探寻摸索阶段,所以大部分高校在电力企业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健全,它们的电力企业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课程资源建设缺乏同类学科前沿、企业基础、就业企业指导等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系统的专业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群。整体来讲,高校电力企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和双创课程体系的立体化构建不够完善和成熟。如何将电力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纳入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力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路

电力高等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除了应继续坚持电力学科建设和办学方向外,还应该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1、优化结构战略。衡量教育不能简单地看规模,看总量,还要看结构是否优化。电力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不仅是今后布局问题的重中之重,更是电力高等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层次结构上,不能只关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还要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这两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为能源经济培养适合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继续教育则要进一步完善包括远程教育和各种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体系,使学生不断“充电”,适应世界上终身教育、回归教育的发展潮流。在专业结构设置上,要经常进行社会调研和教育信息统计,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作出合理的调整。对于新专业一定要仔细论证,理性地分析本校的师资、实验条件等是否具备,避免出现盲目一哄而上,而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在课程结构上,要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在大学本科的前两年建议只分大的学科门类,而不分具体的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一部分基础性的课程,使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到后两年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另外,要开设一些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的甚至可能让学生获得一个副学位;组织一批精品课程,可以是文字版和光盘版,按照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师要进行探究性的教学,学生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需要强调的是,结构调整和优化应该是动态的。因此,高校必须适应新形势,不断做出新判断、新选择,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更加协调,在动态中不断保持优化。

2、学科建设战略。学科发展和建设既受内动力作用,又受外力作用。内动力指学科逻辑地自主发展的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需求。现在,学科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只有不断地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才能焕发生机。生长点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并尽快反映到教学中去。此外,要加强电力教育实验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实习的需要,这是学科建设的有利依托;还要形成良好的研究梯队,不断构想新的课题,争取重大科研项目。

3、面向基层战略。电力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电力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电力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高新技术迅猛发展,都迫切需要加强对电力劳动者的科技培训,培养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此,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力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提高电力职工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全面提高电力劳动者的素质,以达到促进动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的。

新时代新背景下,国家将电力企业教育改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各高校开展教育指明了指导思想和方向。在教育观念上,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管理理念上,从管理者本位向服务学生本位转变,树立全员育人观念,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发展战略更是如此。要把电力高等学校办得兴旺发达,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战略,而各种战略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就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创建符合各高等院校自身特色的电力企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姚伟民.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力企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J].高教论坛,2018(01):36-38+128.

[2]彭楚钧.电力企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众创空间育人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7(26):23.

[3]张庆雷.电力企业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7(16):186-187.

[4]程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2):1.

[5]房宝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