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策略探讨

张莉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70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更注重图书馆建设,在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师生对图书馆的资源需求和获取资源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让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受到了挑战。调查分析用户的数字化服务需求,根据用户需求,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是该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探讨

引言

微时代是利用以网络作为传播方式的新媒体向大众传递一些精练的信息,以满足大众在短时间内的信息需求的文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变革,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也不断更新变化,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资源,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紧跟微时代发展步伐,创新微时代服务理念,将服务进一步细微化、合理化、人性化,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提高“微”服务质量,要结合当前信息发展的态势,掌握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图书馆的服务向创新化方向发展。

1高校图书馆服务趋势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知识服务平台的泛化,知识服务的主体不断推陈出新,以知识付费、知识开放为代表的创新模式也接踵而来。图书馆作为公益机构,与其他知识服务主体不同,它不以知识付费为目的提供知识服务,从而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化竞争”中处于劣势,在知识服务内容和获取效率上落后于其他服务主体。高校图书馆亟需寻找新的生长点,实现图书馆自我变革。与此同时,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图书馆知识服务范围得以拓展,这意味着知识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并呈现社会化趋势,服务场景不再仅限于专业性的学习、科研,还有数字生活、大众数字创新场景。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育服务机构,要充分凸显其公众文化教育的基本职能,主动承担培育全民数字素养的责任,以长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先发优势和作为高校教育中心的雄厚实力,认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新时代任务,牢牢抓住新时代难得的机遇。为了适应快速转型的数字化社会,公民对于数字素养及数字素养教育的诉求不断增加。用户数字素养作为一种具体的属性,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根本影响因素之一。

2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2.1资源整合利用不足

高校图书馆在基础服务模式方面偏向传统化:注重纸质藏书的馆藏量、期刊和报纸的订购量、营造师生阅读环境等;电子图书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采购,部分读者的信息诉求没有及时传递到图书馆,致使本应立足双向数据分析进行电子图书购置的环节出现了读者信息诉求脱轨的现象,最终导致图书信息很难满足广大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2.2阅读推广形式单一

借助现代化技术、立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以阅读推广的形式传递给读者,充分实现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阅读推广的影响力,才能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3定位不足

过多的找不到传播源头的负面舆论和虚假新闻使得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起社会职责,既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促成良好风气,又要精准定位,及时将信息推送给需要帮助的读者群。

3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3.1优化阅读推广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大学生群体在获取信息时,更多地选择移动媒体。高校图书馆应当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将线上和线下推广相结合,充分实现推广线路的有机结合,以提高阅读推广的效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迅速,形式可以多样化。图书馆积极开展多种阅读有奖竞赛活动,如参加全国“图书馆杯”系列活动、“知网杯”和“超星杯”的阅读推广活动等,利用“好胜”心理和“奖品”激励的方式,吸引读者加入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扩大阅读推广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微时代信息载体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推广方式也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推广方式,借助微博、微信、微图书等“微”形式拓宽信息资源的传播范围,师生关注图书馆的“微”推广方式之后,可以进行信息筛选,大数据会根据用户需求分析,推送精准的服务信息,最终师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3.2大数据与小数据相结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依托新技术应用,数字资源得以无限拓展。通过大数据收集、存储、共享平台的建设,图书馆已进入以用户为中心,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新服务时代。大数据通过海量数据的宏观分析判断,把握读者阅读需求,预测需求变化;图书馆小数据(Librarysmallda-ta)源于个体化数字轨迹,以个体读者或团体为唯一对象进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多层次,采集、处理、整合、分析读者的相关数据,具有读者个体特征、多层次数据来源和非结构化特点,是读者行为模式和情景感知的全部数据集合,它的“小”不是数据总量小,而是指专注研究个体用户的行为习惯需求,更加个性化与精准化。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获取分析用户数据,掌握用户喜好习惯,提供精准化服务,以维持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大小数据平台技术,充分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差异化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助用户有效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3组建数字馆员知识服务团队

组建以“数字馆员”为主体的专业化、高效率的知识服务队伍,可为实现全流程嵌入数字素养教育提供核心保障。高校图书馆要从数字素养、专业素养、创新意识、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一支高素质、懂协作、重服务的数字馆员队伍,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对于现有在职的图书馆员,通过馆内培训、外派学习等途径加快对馆员数字素养技能的培训,帮助馆员有效掌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环境下的前沿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数字设备与技术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建立数字馆员评价体系,帮助馆员不断审视自身,积极主动调整工作状态,以危机促进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拓宽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渠道,通过选拔本校优秀毕业生及企业推荐人才等途径引进具备深层次数字素养的专业知识服务高水平人才。

3.4加强特藏数据库建设

新时代,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服务方式变化巨大,数字资源和相关服务占据了主要地位,可以预见,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和必须的。特藏资源的数字化既可以提高使用率,又可以减少原文献的破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专题特藏数据库的建设与持续发展,使得数据库内容不断丰富,资源深度挖掘和服务创新更为可能、多样,利于用户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满足,让特藏文献更好发挥功能。

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重要领域,必须及时跟进微时代发展的脚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和平台,解决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系列陈旧问题,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颜石磊.中外图书情报学研究进展及可视化分析[J].情报探索,2022(12):126-134.

[2]吴立国.基于CNKI统计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学术能力分析:以辽宁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21(5):82-86.

[3]邵晓红.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的研究[J].大众科技,2021,23(8):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