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吴昊天

阿克苏地区气象局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象气候变化对农村种植业、畜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笔者从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当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的总体对策,以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质量,推动农业气象服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引言

研究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作用及对策,需结合当前的气象防灾减灾现状展开分析,明确各个区域各项气象灾害的具体特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工作,教授农民正确、有效的气象防灾减灾技能,并能促使农民配合各个主体单位提供的各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以此来提升防灾减灾效果。

1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必要性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气象部门要根据农业生产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通过分析天气状况,可以使农民掌握播种、收获的合适时机,享受到更多的人性化服务,从而确保粮食的品质和产量。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农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气象服务站点,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每天进行天气预报,并在网络上进行沟通,以便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

1.2实现价值

对于气象站来说,其首要任务是通过预报天气状况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风险。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也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为基层气象局提供更多的服务。除了实地勘察之外,还可以将一些常见的问题直接发送给农民,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农业信息。一方面,优质的服务水平可以保证农业基层服务站的工作井然有序、顺畅,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使其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在不同国家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通过农用气象站,农民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气象站的经济价值。

2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气象灾害监测不到位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工作起步较晚,对气象资料的搜集、分析和研究不够深入,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由于农民的技术水平有限,对天气变化的规律掌握不充分,在不少自然灾害发生后,农户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也给国家制定防灾减灾有关政策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2.2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递不畅

通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风雨、冰雹等天气时,其一般具有突发性强、预警时间短的特点,针对这类天气,气象服务人员需要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天气的预警。大多数情况下,气象部门在预测到天气灾害将出现时,需要进行上报,但层层汇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接收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同时,很多年龄偏大的农民不知道如何借助互联网了解天气状况,只能粗略预知天气信息,难以做到信息的精细化查询,导致信息服务的传播性和时效性较差。此外,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由于气象部门自身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与融媒体之间的结合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在进行信息发布时,覆盖面不够广泛,农户查找相应气象信息的渠道有限,获取信息困难。如果疏通上下传达的途径,就能够及时帮助农业生产人员做好预防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2.3农业气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基层气象工作人员相对偏少,且工作面广、量大,存在一人多岗、一人兼多职的现象。由于基层人员专业是以大气科学为主,多数农气业务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农业气象理论基础知识总体掌握欠佳。加之农业气象科技的飞速发展,农气业务相关软件也在快速的更新和升级,一些农气业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无法跟上现代农气业务的发展,影响了农气业务人员对业务软件使用和维护的掌握程度。

3农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对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增加农作物的产能则是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达到降低气象灾害损失的目的,就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先进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提高农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首先要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保证排灌可靠,提高抗洪抗旱力。其次,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施,以提升生产力。最后,在种植农作物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并根据其生长条件,制定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方案,以确保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此外,发生气象灾害时,如果温度、湿度大幅变化且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发生大面积病虫害,这就需要加强防治和土壤改良工作,通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和改善耕作方式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轻不利气候带来的危害。

3.2做好宣传工作

虽然国家当前各层级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机制已经趋向完善,但是在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程度不高,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多农民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不了解、不信任。针对该种情况,需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机制利用率。第一,利用多媒体平台,包括抖音、头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关于气象防灾减灾的内容。在发布内容时,可通过气象部门的官方平台发布,以此来提升农民信任度;针对部分农民对新媒体平台不熟悉、不会用的情况,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等形式在各个区域普及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相关内容,包括气象发布部门、当地气象灾害规律等,以此来提升其对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第二,可在农村地区定期组织培训,主要是培训农民对各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使其能够学会灵活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手段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并可形成合力,以村委会、组织单位集中购买各种大型防灾减灾设备,以此来提升对各种气象灾害的抵御能力。

3.3培养农业气象服务专业队伍

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当前的气象服务专业队伍尚有一定的人才缺口。气象部门应该积极打造专家联盟,连同农业部门进行特色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研究,制定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应对方案,以此提升农业生产的预警能力,确保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着力加强对农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的培养,通过专业能力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批有能力的气象服务人才。此外,通过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培训与讲座,做到农业人才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相互培训服务,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入户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农作物种植知识讲解、气象服务讲解,开展专业化的经验交流分享活动、业务实验活动,增强气象服务人员对乡村振兴的责任感,提升团队服务质量。

3.4重视保护环境

除了制定完善的灾后处理方案及宣传推广农业保险制度之外,保护环境更为重要。保护环境是农业气象灾害预防的基础工作,也是农业气象灾害治理的核心内容。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及经济活动中避免盲目投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防止环境污染,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结束语

综上,本文就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作用及对策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强调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关注各项防灾减灾对策的实用性与应用反馈,结合农业发展变化来及时调整对策,以此来发挥其更大的价值,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辛和平,路锦燕,买丽瓦提,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21(2):57-58.

[2]陈松,朱熠鹏,李正丽.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农业气象服务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20,37(6):106-107.

[3]邢千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建设[J].新农业,20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