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高贝贝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中心幼儿园    邮编033300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发现,幼儿数学教育因其思维的科学性、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独特的实践性,成为了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难题的突破口。倘若我们通过科学有效的数学教育活动,能够实现幼儿思维方式的转变、操作技能的强化、学习能力的提升及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幼小衔接工作便寻求到了更为有效的捷径。

关键词: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引导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现象感兴趣,构造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生活和游戏的现实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儿童的数学知觉和数学意识,从而体会到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拓展教育内容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选择方面,我们按照因材施教、由易及难的原则对学前阶段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纲要》的要求,对各年级组数学教育教学计划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以大班为例,认识相邻数时不仅要引导幼儿知道数字的相邻数,而且要注重将数学的思维方式、逻辑方法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激发幼儿用数学理念思考的意识,从而发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集号的数字识别,计数和检索范围扩展到小于20,以增强对数组计数,数字组的视觉观察和定量级别的知识;除了学习加减运算,分解构图和在10个以内创建应用问题外,我们还应注意对儿童多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此外,我们应该在时空概念,逻辑概念等方面扩大知识并增加难度,并着重于儿童的分析,综合推理能力,数学语言的使用和表达能力。以及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注重数学活动的游戏性,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游戏化教学”,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获得简单的数学认知。如认识“日历”“时钟”时,让幼儿在充分观察、感知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巩固幼儿的数学认知;在蒙台梭利教学中引导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充分发挥感官的优势,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的转换;在涂色、粘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等分等;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活动中也应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紧密结合,引导幼儿在与区角材料的互动中学会通过“身临其境”“换位思考”等方法锻炼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改良操作材料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注意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根据该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投放相应的数学操作材料,如蒙氏教具中的感官数学材料、幼儿玩具中的插塑雪花片和积木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调动家长及幼儿的积极性,让亲子共同制作操作材料,如区角中的游戏卡、数字卡、点卡等,幼儿亲自参与制作,因此他们对操作材料会更加喜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全面提升

依据《纲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幼儿掌握一些浅显易懂的数学知识,培养儿童最初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将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孩子认真,细致,活跃,有组织,执着和创造力,并教育他们克服困难并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自信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了他们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 数学教育中幼小衔接对策

1.以身作则、协调关系

幼小衔接的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身心状态比较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给予学生格外的重视,及时的关注和发现学生的身心变化、性格取向、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等等,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保证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用关爱和陪伴才促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在感受到关爱的同时,使学生自身保持开心、阳光、快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促使幼小衔接顺利进行。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幼儿还说都非常的重要,能够帮助一个人取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幼儿的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多幼儿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机会,让幼儿能够在取得成功的时候既身心愉悦同时还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数数”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对数数成功的幼儿进行夸赞和表扬,让幼儿既收获了成功,又在成功的欢喜中培养了一定的自信心,而对于数数没有成功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当幼儿成功地完成数数之后,更要给予大力的夸赞和表扬,促使幼儿有一个努力的心态,并且对成功的渴望,渐渐地树立自信心。因此,一个能够正确看待成败得失并且拥有良好自信心的幼儿,能够顺利地通过幼小衔接,成功的过渡到另一个层次的学习中去。

3.发展幼儿思维 

思维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知识能产生质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了。这时,他们就产生了强烈的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赞可夫认为:“凡是没有经过紧张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真正理解的东西,是极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这说明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学生掌握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思善问的习惯。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课时,教师可先做一个实验:准备两个杯子,先把其中一个加满水;然后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中,再把加满水的那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中。这时,我们会发现,第二个杯子的水已经满了,而第一个杯子中还剩余一部分水。这时,学生就会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对于学生的思考,教师要给予鼓励并总结。正是在这样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由敢于“求异”到善于“求异”;正是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参考文献

[1]张春晓.培养幼儿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3(09):69-72.

[2]王惠玲,袁嫄.基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层阶式教玩具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2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