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接受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接受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晓南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行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各有30例患者的两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其中的对照组,将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护理应用于其中的观察组,评估其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评分更高,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将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应用于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效果较好。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心理弹性护理;认知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机体内电解质、酸碱失衡,原发性以及继发性肾小球炎是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因素[1]。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尤其重要。动静脉内瘘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及其重要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不会增加肢体的负重,患者睡觉时不需要进行肢体压迫,也可保证静脉回流,可有效减轻手臂肿胀的风险。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患者缺乏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治疗的配合度较低。本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实施了心理弹性结合认知干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经诊断被确诊;(2)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疾病;(2)合并精神疾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女=18/12,年龄36~76(46.24±3.67)岁;对照组中男/女=17/13,年龄34~75(46.38±3.73)岁。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其中的对照组。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配合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出院时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

将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护理应用于其中的观察组。(1)健康宣教。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但是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多,配合度较低。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干预,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掌握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方面的了解情况,针对患者了解比较薄弱的区域要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沟通,明确需要对患者进行宣教的内容,可采用讲座、面对面、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账号等向患者进行知识讲解,让患者明确自身疾病的引发因素、治疗方式、治疗预期效果以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以及依从性;(2)心理弹性护理。成立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要求小组成员在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明确患者内心中担忧的问题,比如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过于担忧,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一些治疗效果较优的患者,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对于患者表现出的正确行为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鼓励患者能够坚持正确行为。采用思维导图将宣教的内容向患者进行展示,准确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及困惑。

1.3观察指标

评估其应用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共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掌握的越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评分越低,提示心理状态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t检验x ± s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评分更高,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各评分比较

组别

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30)

71.33±2.54

90.26±4.37

57.78±2.65

37.84±1.29

58.63±2.97

38.26±1.21

对照组(n=30)

71.42±2.61

80.35±3.19

57.82±2.73

47.35±1.97

58.74±2.99

48.57±1.95

t

1.018

5.117

1.325

5.338

1.147

5.012

P

0.090

0.023

0.088

0.021

0.089

0.024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尽早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在此过程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将其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可为患者提供血流量以及治疗支撑,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我院对此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了认知干预结合心理弹性护理服务,通过心理弹性护理向患者说明了患者在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方式,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2]。认知干预则指的是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根据患者对疾病以及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方面的认知程度,对患者以及家属了解不是很明确的区域加强了详细讲解,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以及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评分更高,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0.05)。提示,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的更加明显,而且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更高,进一步证实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是非常有效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度以及信任度,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患者能够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

总之,将心理弹性护理与认知干预应用于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亓召芹. 认知干预结合心理弹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J]. 健康之友,2021,16(4):11.

[2] 刘梁洁,付沙沙. 认知干预结合心理弹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1):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