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解维

320323198406040822

摘要: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导环节,必须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GPS技术已开始得到广泛应用。GPS技术对工程测量技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水平。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1GPS测量技术分类

1.1 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利用卫星完成定位工作,是GP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GPS定位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使用空间站收集和获取信息,确保GPS定位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使用GPS定位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连接设备和GPS定位技术,利用动态系统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缩短处理数据图形的工作时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施工单位的项目建设。

1.2 GPS现场测绘

野外测绘作为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人员在选择测绘形式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开展测绘工作,以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传统的测绘技术是指采用人工定位的测绘方法。人工定位受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测量数据的精确控制和管理。在进行野外测量时,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对测量区域进行定位,以获取数据信息。他们可以使用无线技术来定位并防止相关数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利用无线技术进行野外测绘工作,不仅可以避免其他影响测绘数据准确性的因素,还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效率。

1.3 GPS网络布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GPS网络技术应运而生。GPS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相关网络数据的综合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在GPS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点与点之间的图形转换,同时构建三维模型。这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收集和处理数据,还可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同时,GPS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可以达到施工单位成本管理的目的,也可以有效有序地推进后续工作。

2工程测量中的GPS测量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静态测量

2.1.1选点

选点是GPS静态测量的基础工作。在正式选点之前,相关人员应收集项目数据,确定工程测量范围,了解测量位置、所需点数和观测位置的分布。通常,为了执行点的观测功能,应选择视野较宽的点,并且该点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0°,以控制点之间的路径偏差。此外,为了保证GPS测量时卫星信号的稳定性,还应选择稳定的观测点,并且在点周围200米的距离处不得有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设备等。

2022年,明珠湾大桥工程复测共设16个水平控制点,点号分别为MK3、MK4、MK9、ME4、ME5、ME7、ME11、HS2-HS7、YD1、LJ8、LS1。在确定观测点后,为了使每个GPS观测点能够形成网络,还应及时对点进行标记,标记的测量点不得随意更改。

2.1.2GPS重新测试

在工程测量活动中,由于项目中测量精度水平的不同,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明珠湾大桥工程采用GPS复测加密测量,采用D级GPS网络精度测量。因此,在应用GPS测量技术时,应明确GPS复测的技术指标。例如,根据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同步观测的有效人造卫星数量应大于或等于4颗,观测时间点不应小于45分钟,数据采样频率应保持在10-30秒/次,卫星截止高度角应大于15°,天线对准精度应小于3毫米。

2.1.3现场测量

现场测量是工程测量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工程测量的整体质量。将GPS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现场测量时,必须根据工程测量范围科学选择测量点。测点确定后,固定观测设备,利用人工卫星导航采集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所需的卫星信号,安装天线进行观测。明珠湾大桥工程的国内外测量方法主要遵循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采用四个GPS接收机同时接收数据。同步操作图形通过边缘连接,具有强大的图形结构,以确保观测控制网络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2.2 RTK测量

2.2.1 RTK测量的日常应用

道路工程。RTK可以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的原始地面采集、道路中间桩的放样、边坡开挖和填充,大大提高了道路工程的效率。以道路放样为例,在RTK测量技术的支持下,相关人员可以使用RTK软件导入道路工程设计中的标准横断面、加宽、道路坡度、路基结构等关键参数,并在道路工程活动中实时显示当前里程、路基和路面开挖值等数据,从而减少了道路工程对计算设备和设计图纸的依赖,有效提高了道路工程现场放样的效率。

桥梁测量。RTK在桥梁测量中可用于桥梁桩基的放样、复核和基坑开挖。在桥梁工程放线测量过程中,RTK测量技术可以在放线作业过程中在桥梁工程大地控制网中布设GPS参考站,然后使用移动站进行放线。放样完成后,从RTK测量控制器中提取放样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桥梁位置坐标”。准确标记桥梁结构,控制施工误差。

大型土方开挖。在大规模土方开挖中,RKT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原始地面测量、土方量计算、边坡开挖控制和排水沟布置。以土方测量为例,与传统全站仪测量技术相比,RTK测量技术可以在每个网格点放线后高效地测量土方现场工作量,而RTK具有“放直线”的功能,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可以直接将土方测量区的方网格分解为直线,并每10m设置一个测量点,以减少土方测量中的逐点测量工作,提高土方量的测量效率。

2.2.2 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测量并放线。移动站是应用RTK技术的基本配置。在工程测量中,RTK手动控制器可以在移动站的作用下驱动接收装置进行放样测量。在测量的早期,控制器会提示接收设备已经完成初始化,然后控制器显示区会直接显示工程测量中的垂直精度和水平精度等参数。正式放样前,测量人员应导入DTM、点、曲线、桥梁、道路等基础放样数据,然后打开测量图,在RTK中选择放样选项;放线时,RTK将显示放线点的位置、水平距离和观测值。如果放线点与移动站之间的距离太小,可以使用RTK控制器中的测量键进行实际测量。

控制测量。据了解,RTK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在20公里范围内约为3厘米,因此根据工程测量中“控制测量”的相关要求,RTK技术可以满足工程项目控制测量的要求。例如,在桥梁工程中的桩位测量中,RTK可以检查基准站5km范围内的四级GPS控制点。结果表明,该范围内实测坐标分量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mm,高程的最大差值为5cm,表明RTK测量能够满足本次工程测量一级导线点的精度控制要求。

2.3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恢复城市的活力和活力,重点应该放在城市控制网络的改进和创新上。完成控制网络并集中控制整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控制网络依赖于大量的控制点。如果你想提高控制网络的运行效率和整体质量,你应该快速准确地定位控制点并接收相关的控制点信息。以前工作中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大多是导线测量,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缺点是需要点间可见性。同时,这种方法耗时长,难以保证准确度。将GPS技术引入其中,基于其速度和精度,可以有效地弥补以往测量技术的不足,有效地提高精度,使操作更加方便。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GPS技术在城市建设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导线测量技术。同时,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转化,GPS定位技术将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有效地推动现代城市建设速度的进步。

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是核心和重点,只有精确的测量才能保证后续施工作业的高效顺利进行。在测量作业中,引入并合理应用GPS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和工程施工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GPS技术也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还对GPS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玉晴.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产业创新研究,2021,(20):142-144.

[2]高年. 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21,(06):52+55.

[3]宋圳飞.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0,(18):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