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公园园林设计中生态原则的体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探究公园园林设计中生态原则的体现

袁超

重庆相合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重庆 400060)

【摘要】为解决公园园林设计中的生态问题,本文阐述了生态原则及分类,介绍了公园园林设计中生态原则的重要性,探讨了现代公园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具体应用,通过探究生态原则在公园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效果与优势,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生态元素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公园;园林设计;生态原则

0引言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生态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增强其生态特征,更能引导人们重视自然环境,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生态元素的运用不同于传统景观设计,它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美感,更体现了对于环保、生态的重视和保护。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如何有效利用生态元素,成为促进公园发展的有效途径。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作为城市中的绿色肺,公园园林在提高城市生态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园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在城市中合理设计和利用公园园林,成为了城市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1生态原则概述及分类

生态原则是指具有生态价值和功能,可以为景观环境提供自然与生态特色的环境要素。根据其功能和形态特征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植物生态和非植物生态两大类。植物生态包括乔木、灌木、花草、藤本等植物,其根据吸收积水的能力、吸收有益物质的能力、调节微气候、净化空气等特征,能够对景观环境产生高度的生态贡献。同时,它的形态、颜色、纹理等多样化特征,也能够营造出非常丰富的视觉艺术效果[1]。非植物生态包括水体、湿地、石头、枯木等自然特征,同时也包括观赏鱼、蜻蜓等自然生态群落。它们都具有天然的生态功能,能够为景观环境带来更多的生态特色和自然气息,并呈现出与植物元素不同的感官表现。图1所示为生态湿地公园园林景观效果图。

图1 生态湿地公园

2公园园林设计中生态原则的重要性

生态原则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自然环境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生态元素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景观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其自然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形成了特有的自然风貌与艺术感染力。生态元素是景观设计的植物或动物群落,是为景观提供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合理选用、设置和配置生态要素,可以提升公园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与生态价值,形成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生态元素在景观设计中也起到了美化环境和塑造人文精神的作用。生态元素的营造能够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对话、沉静、放松的场所和体验,同时能够弘扬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3现代公园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具体应用

城市公园园林的设计,不只是需要考虑单一方面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城市发展特色、地理区位因素、环境因素、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充分平衡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使公园园林设计的功能最大化。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在引进绿色植被时,要充分考虑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是否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问题,同时,资金投入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各种制约因素都是需要在进行公园园林设计规划时,进行充分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1公园设计中生态布局

在公园设计中,生态元素的合理布局能够为公园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环境,同时也能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公园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作用。选择适合本地的植物,根据季节、生态特点进行搭配、组合,使公园更加符合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并且能够为公园带来更多的生态价值。其次,在公园的布局中应该根据生态功能和美学性质来区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别布置种植区、休闲区、娱乐区、水系区等,使空间更有亲和力和生态气息,更实用化和具有效益性。通过生态元素的合理布局,公园可形成生态平衡、营造舒适的微气候、引导公园生态水循环,不仅能够为家庭创造出一个健康、安全和美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公园可持续发展。例如,挑选并合理布置花草植被,不仅能增加公园的色彩感受,还可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公园温度、吸收季节性降雨等的作用;同时在水系区布置半人工湖泊、人工瀑布,不仅可增加公园的景观效应、拓展空间、形成音景效果,还能为公园的营造水循环、增加湿度等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2]

图2 人工瀑布

3.2因地制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影响公园园林设计效果的因素很多,在规划设计公园园林时,需要因地制宜地结合不同的自然元素,使各个自然元素能够协同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公园园林的首要战略作用不仅在于要有有效持续的保护,并开发利用当地众多珍贵丰富的民族文化自然资源遗产和特色旅游民族文化,更应该在于如何能有效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属于当地社会各族人民的共有特色的传统优秀文化。设计人员在设计公园园林时,需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动植物资源、当地的描述性文化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以充分发挥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实际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景观,防止过度的人造景观对自然美景的影响,制定科学园艺设计方案,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以及增加未来的盈利效果。

3.3合理选取植物类型

做好植物类型的选择,对提升公园园林生态设计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公园园林设计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应当重点做好植物特性分析,通过对各类植物的生态环保能力做出分析,对相关指标做出计算之后,优选出合理的植物类型,进而提高生态设计效果。首先,在开展植物类型的选择时,首要原则就是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在此期间,应当考虑植物种植之后,是否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所选植物的环保周期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就近选择一些科学的本地植物类型,还能防止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所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通过栽种上述类型的本地植物,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公园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此外,生态设计中还要对城市所在地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地所特有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做出分析,进而发挥植物的生态环保优势。

3.4植物层次的塑造

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合理的功能布局,可以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并可以形成具有合理的结构、健全的功能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植物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感官上。在感受各种色彩方面,如植物的色彩,表达出各种情绪,不但可以消除视觉疲劳,还可以舒缓精神上的疲劳;在体验触觉方面,感受植物的触觉纹理,使其感受新鲜、愉快,使人放松心情,促进身体健康。在嗅觉方面,新鲜的植物香味能有效缓解压力,让人心情愉悦,促进睡眠;感受植物的音乐,各种空间植物的叶片在微风的吹拂下,产生了不同的声频,并将花香包围了整个场地,使得效果更加明显。

图3 植物层次的塑造

3.5乡土树种

通过增加绿量的方式,重点做好乡土植物种类的选择,提高植物的适应性,确保所选植物能够健康的生长。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复层植物结构,有效提高植物绿量。合理选择乡土树种,可以对当地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抗逆性。此外,还要结合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对种植密度做出合理的设计。另外,应当考虑到当地的光照、水分以及土壤等条件,进而增强植物的生态环保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市的绿地面积有限,因而设计人员应当对绿化复层结构做出相应的研究,选用合理的种植群落设计与种植方法,进而可以提升城市绿地的绿量。其一,对于上层栽植的植物,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观赏性效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抗污染性。其二,对于中层栽植的植物,应当具有耐阴性的特点,另外还应具有杀菌、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作用。其三,下层栽植的植物应当选择具有耐阴特性的植物。

3.6生态景观

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不仅仅具有绿化生存空间的作用,同时对净化空气、吸附异物、调节温度、涵养水源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公园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绿色植被之间的搭配问题,绿色植被的高低、阴生阳生、陆生水生、生长周期等各个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植被之间的搭配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促进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能够满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同时又能促进公园园林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要充分搭配不同生长特点的植物,从植被类型、树叶颜色、生长周期等各个特点进行协调搭配,以适应每个季节不同的气候特点,增加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应选择适应能力强,具有一定生态效益的植被进行搭配,从而美化空间,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打下坚实的基础[3]

4结束语

作为城市绿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公园园林的设计工作对提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缓解当前存在的能源短缺问题,应加强对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将生态理念良好的应用到公园园林设计工作中,使得公园园林和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良好的协调性、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刘彦琢.生态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1,(10):205-206+234.

[2]刘禹舒.园林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02):74-75.

[3]马佳婧.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浅析[J].价值工程,2010,29(4):150-150.

作者简介:袁超(1989- )男,汉族,重庆垫江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