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王一帆

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老年病科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使用集束化护理对于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人数为2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人数1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有差异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数据之间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压力性损伤;集束化护理;预防;作用

压力性损伤又名“压疮”、“褥疮”,其发生在长期卧床和情动不便的患者身上。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的溃烂和坏死。为达到良好的救治效果,集束化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次选取28例在我院进行老年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随机抽签法的方式抽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的患者,共抽取人数为28例,均诊断为压力性损伤,参选患者在我院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14例与实验组14例,对照组8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6.00±2.36)岁,实验组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5例,年龄为57-79岁,平均年龄为(66.50±2.42)岁;统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无对比价值(P>0.05),本次实验通过我院批准,被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且签订相关同意书。

1.2方法

1.2.1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的告知。

1.2.2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3]。(2)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并讲解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3)由于患者卧床,汗水、伤口的分泌物、引流液和粪便都是产生压疮的主要因素。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患处再受压。患者休息的床垫要柔软,床单要平整,并及时更换;对经常受挤压的部位多按摩,也可以在受压部位垫海绵或软枕等减轻压力。(4)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避免病患局部组织过长时间的受压,护理人员指导病患更换体位。对患者肢体进行循环拍打,其主要目的通过拍打来排出病患体内毒素,使得机体可以正常运转。拍打时需要对其手脚心、腋窝、腹股沟等运行枢纽给予拍打,并且依据所描述状况给予每个部位拍打5-10 次,拍打时间持续 14-40 min,并且拍打时需要掌握手腕力量和手法。

1.3观察指标与分析

1.3.1比较护理的临床护理评分。

1.3.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主要分为4期,观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4统计学方式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用X2检验,以(n,%)表示,用t检验,以(士s)表示,当数据结果为P<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的护理评分

对照组的临床护理评分远远低于实验组的评分,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表1。

表1比较两组护理评分(士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4

28.54±3.28

81.46±4.03

实验组

14

61.25±3.17

90.65±4.29

T值

26.8310

5.8420

P值

0.0000

0.0000

2.2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的发生率更低,实验组的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临床对比价值(P<0.05),见表2。

2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实验组

1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14

1(7.14)

1(7.14)

1(7.14)

1(7.14)

4(28.57)

X2

4.6667

P

0.0308

3讨论

压力性损伤主要是指患者的局部皮肤以及深部软组织受到一定损伤,其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皮肤红斑或开放性溃疡现象,患者在出现压力性损伤后,很容易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同时能够减缓患者的疼痛感[4-5]

。传统护理方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的护理,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心理状况均无法很好的进行护理。集束化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再提高患者舒适度为前提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使患者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护理,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护理。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的高发时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降低其发生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本院选取28例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入实验,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宝芳,杨继芳,张孟玉,王倩倩.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5):163-165.

[2]赵庆华.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8):1454-1455.

[3]王欣静,李黎明,卫晓静.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270-271.

[4]栾澜. 集束化护理在心内科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68-170+175.

[5]吴晔,芮建宇.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