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科普新模式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中医健康科普新模式的构建

侯波

巴中市中心医院  四川巴中  636000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年轻人亚健康状态和老年人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前,国民的健康意识正在由“被动就医”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无论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还是慢性病患者,都需要专业、完善的健康配套服务,日趋庞大的需求带动了体检、养生保健、健康咨询等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健康中国”全面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从2016年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22年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优化健康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健康科技创新等相关内容,始终是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数千年前,《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即在疾病未出现时进行调理干预,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治未病”在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广泛运用于亚健康人群精神心理状态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中老年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

一、中医在慢性病管理中优势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年龄的增长,各类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适宜技术在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现代医院各个科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广大患者中赢得了口碑。专家介绍: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也称“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在治疗过程当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等原则下,将中医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推广和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患者提供精专业、高质量及全面的康复护理。”要对对每一位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完善常规体检、治疗护理和健康风险评估,进行常规饮食、运动和用药指导,配合医院健康管理系统,进行优势病种分段管理,根据患者情况,评价个人健康和慢性病的危险性,制订个人健康计划,并指导健康行为,辨证实施相应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

   二、中医健康科普新模式的构建

1、中医药科普管理创新化

(1)政府管理创新化。中医药科普工作由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他部门协助。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特别是经费资助,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工作机制和中方案,建立竞争激励政策,引入社会资本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

(2)科普队伍创新化。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甘于奉献和有中医情怀的中医药科普工作队伍,是做好中医药科普工作的重要保证。遴选中医药专业人员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规范培训的人加入中医药科普队伍。还要吸纳善策划、善经营人员和志愿者。实现科普队伍多元化、队伍管理创新化。

(3)监督管理创新化。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对中医药科普的监督管理法规并依法依规进行监督。对公开的中医药科普信息、举办科普活动进行统一审查和监督到位。

2、中医科普管理多样化

(1)资料多样化。组织创作一系列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图文并茂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丛书(手册)、宣传片等。更注重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有权威性的中医药科普信息和优质产品。

(2)工具多样化。中医药独特的思想体系,百姓或许会觉得理解困难,如气、津液、经脉等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需要借助于工具的表现形式展示。动漫,益智玩具,卡片。

(3)语言内容新颖化。一是善用网络新流行语。运用贴近生活的朴素语言、普遍认可的名家名言、民众熟悉的健康谚语、生动活泼的流行歌词和时尚流行的网络语言。二是标题名称新颖。三是力荐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四是及时宣传普及新疾病的中医药方法。

(4)传播体系多样化。一是建设各级中医药科普宣传结构。如国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二是加大大众媒体的传播力度。三是开展特色活动。如“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三下乡”和“中医药科普大篷车”等。四是修建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中医药科普馆。五是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

3、中医科普管理模式

(1)探索建立融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于一体、全链条的医院发展模式

将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纳入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既顺应医学发展趋势,又可以彰显中医养生、治未病两大优势。医院要在做好医疗 工作的同时,在康复和养生保健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重点在服务模式探索、技术推广、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

(2)探索多专业联合诊疗服务模式

可以科室为抓手,也可以疾病为抓手;可以病房为主,也可以门诊为主,要因地制宜进行探索。在中医思维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综合的、最优的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3)完善中医综合治疗模式

要探索总结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以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经验,特别是要探索完善中医科与其他科室有效沟通衔接的机制。要积极整理、吸纳、总结和推广中医技术,并围绕疾病治疗,认真总结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明确诊疗方案,对多种技术方法合理、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