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红楼梦》教育之菁  构建高中语文素养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撷《红楼梦》教育之菁  构建高中语文素养课堂  

 胡晓晓

浙江省永嘉县碧莲中学   

摘要:

文学可以是娱乐的,可以是休闲的,可以是审美的,当然文学也必然是教育的,因为它使人获得知识与成长。然而,教育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涉及教师、学生、教育环境等方面。本文试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这一情节略窥一二,旨在开拓教师的教育思路,搭建素养课堂。

关键词:素养课堂 教师教育 香菱学诗

一、学生:学习中的主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出主动的加工、选择和批判。[1]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基础思考教育教学活动,势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自主学习已成为实现高效学习的基础学习方式。[2]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活动有效,这也是构建素养课堂的理论依据以及最终的目标。

   一)注重意志力的培养

香菱学诗经历练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3]才作成却被黛玉否定了:“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4]

第二重境界:“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眉一回,又自己含笑一回。”[5]经过一番苦索后,香菱得了一首诗,可再次被黛玉否定:“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6]

第三重境界: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7]。“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8]“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9]

诚然,香菱的学诗离不开自身基础好,爱学善学苦学,但更让我体会到了意志力的重要性。这是人人皆可有,是人的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在学诗的三个阶段,面对如此种种,没有超强的意志力恐怕难以坚持下去,也正是因为这份意志力,香菱终有所顿悟。

(二)知识与实际结合

香菱学诗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接自身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歌内涵,并将诗中的情感体验转化到自己现实生活的遭遇上。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10]

诗歌打开她生活的一扇窗户,两者找到了情感共鸣。诗歌关照生活,而生活也印证诗歌。

学习其他知识也是一样,看似无理的无用的知识,一旦联系生活实际,就变得有理有趣有用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而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证明了知识的重要性。

(三)对教学的启示

  1.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意志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意志力与学习密切相关。良好的意志力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人的意志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锻炼而来的。

意志力的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思想指导行为,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愿望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目标和强烈的愿望则很难激发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意志力也就很难产生。

  1. 在教授课程时,把知识与实际结合,是一种让知识变成能力的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行,素养课堂的建构越来越重要,素养课堂更加重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要使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把知识与实际结合,让知识变成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教师:学习中的主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育的实施者,更是学生的榜样。教师不仅仅向学生教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依照教育目标、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习。

林黛玉作为香菱进入诗歌王国的引路人,主导着香菱学诗的方向,为香菱建构起了一个素养课堂。

(一)树立信心

黛玉面对学诗畏首畏尾的香菱,她坚定地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11]这一宽慰铲除了香菱学诗的畏惧心理,从心理层面上降低学习的困难,帮助香菱树立信心。

(二)教授方法

黛玉老师指出了学诗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以词害意”。她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12]

黛玉老师指出了学诗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多读,并给学生开出了指定参考书目。

黛玉老师指出了学诗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多写。紧贴所读内容,她说:“昨夜的月最好……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有了方法的指引,学生才能入门正,少走弯路。

(三)善于勉励

黛玉在指导修改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从不居高临下,而是笑对香菱。她说:“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13]

温和的教学态度和积极鼓励的话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勉励。

(四)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在构建素养课堂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和精神的教学,双管齐下,两手抓,让学生满怀信心,充满动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勤学,乐学。

三、教育环境:学习的保障

教育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质量。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是学生学习的保障。

香菱学诗上的进步主要取决于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林黛玉悉心的指导,当然也有教育环境的因素。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

1.大环境

香菱学诗的大环境是大观园,其中的才女们及诗社活动进一步激发香菱写诗的兴趣。

2.中环境

香菱学诗的中环境是他人的鼓励与帮助。宝玉自始至终对香菱学诗持积极的支持态度,他说:“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14]探春笑道: “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15]众人看了笑道: “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16]

  1. 小环境

香菱学诗的小环境是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香菱学诗中,黛玉与香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教与学。香菱曾求宝钗教她学诗,“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17]遭到严辞拒绝。后来香菱改求黛玉时,黛玉爽快地答应: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18]

(二)对教学的启示

规划合理、科学的教育环境,利用项目化、做任务、小专题等方式创建素养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助等方式,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宋雪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21(7):18.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 宋雪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21(7):18.

[2] 宋雪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21(7):18.

[3]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4]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5]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6]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7]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8]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9]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0]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1]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2]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3]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4]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5]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6]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7]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

[18]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 王希廉,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