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梁新春

372526197911283768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缩短教学时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合作、思考、探索进行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自己的经验,深研教材大纲,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思考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驰骋,不断汲取營养,进而推动教与学的双重发展。

一、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长期采用“知识讲授+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被忽视,使学生对于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是不能急的,时间上不能急,内容上更不能急,教师要让教学慢下来,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数学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兴趣为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而言,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高效、高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三、实施分层教学,搭起学生个性发展的桥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科课程为基础,更要以学生学情为根本。教师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不同潜力、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切实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才能切实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一)预习过程分层

分层教学要贯穿每个教学环节,因此,预习环节的分层必不可少。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时要有层次性,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不但要让他们阅读新课程的内容,熟悉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还要让其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温故知新;对于基础相对较好、拓展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全面熟悉新课程的内容,针对案例多思考,为后期学习打好基础;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阅读新课程内容,并为他们设计一道探索题,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笔者认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

(二)教学过程分层

要让分层预习发挥作用,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准自己的跑道。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堂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自己的课堂学习任务。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关注概念与计算公式的讲解,并熟记这些内容;对于基础扎实但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概念、熟记公式,还要理解原理并学会运用;对于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掌握这节课内容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以培养其数学思维。通过分层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三)练习过程分层

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教师在设计练习内容时,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对练习内容进行分层,只有让练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高度匹配,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以课堂练习为例,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既要结合本课的新内容,也要涉及前一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过渡与衔接。对于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结合课堂重难点知识,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的挑战欲,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

四、重视评价方法,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作用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渴望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也渴望教师给自己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用多元化、差异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根据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及时的调整,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结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评价既有激励作用,也有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还没有真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缺少学习目标、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就是他们的指路明灯,他们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既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你这种积极学习的态度非常棒”;对于能抓住关键信息并准确作答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赞扬性的评价,如“你的思维很敏捷,观察也很仔细,这就是你认真听讲的体现”;等等。教师给予表现良好的学生肯定性的评价,既能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产生促进、激励作用,还能引发其他学生的反思,让其他学生及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二)在作业批语中进行评价

作业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通过作业的准确率,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学生通过教师在作业上的评语,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的建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作业与学生进行沟通,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促进学生进步。

例如,对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你的字写得太好看了,老师要向你学习”;对于解题思路灵活、解题过程详细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你的思维很灵活、逻辑严谨,肯定能学好数学,为你点赞哦”;对于完成作业拖泥带水、错误率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端正学习态度,一切都会改变,一切皆有可能”。作业评语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教师通过作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期望,并促使学生朝着教师的期望努力,进而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由教师完成,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生对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对自己进行评价,检验自己对课堂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这可以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短板。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評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