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预防手术室不良事件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预防手术室不良事件的效果

李春迪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 300052

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危险因子对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FMEA对9种失败模型的影响。采用 RPN值降低的比率来评估 FMEA治疗前后 RPN得分的改变, RPN值降低的比率= FMEA治疗前得分- FMEA治疗后得分/FMEA治疗前得分×100%。结论:将危险因子评价模型用于外科手术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自我控制,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照护满意度,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对病人的预后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因素评估手术室不良事件;效果分析

引言

外科手术是医疗救治病人的主要场所,其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危险性大。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危险因素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尽可能细致地完成护理任务的一种具有前瞻性和体系性的护理方法。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将细致护理运用于手术间的护理,可降低病人的并发症,提升病人的护士满意度。本文以本院外科手术病人为例,通过详细的临床实践,探讨了实施精细护理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重点关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手术室设施。该医院中心手术室共设有32间洁净手术间,其中包括2间负压手术间和4间麻醉恢复室。这些手术间的空气净化级别符合严格的标准,手术区为5级,周边区为6级。麻醉恢复室则达到了10万级的洁净用房标准。中心手术室作为医院外科手术的核心部门,具备满足各种外科手术需求的功能。每年,该手术室能够完成10000余台神经外科手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手术服务。负压手术间在该医院的运作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用于进行各类特殊感染和不明原因感染患者的手术。这些手术间采用负压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传播,确保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通过对该医院手术室设施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负压手术间的运作机制,为未来的医疗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是极其认真的。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失效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也被称为效应分析,制定了医院感染影响严重度等级评分标准(表1)、发生率等级评分标准(表2)以及可探测度等级评分标准(表3)。FMEA组的所有成员按照评分标准,从三个方面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打分,并对三个方面的打分进行综合,最终得出了三个方面的平均值。这个过程至关重要且十分严谨,确保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表 1 风险导致的结果严重度等级评分标准

表 2 风险的发生率等级评分标准

表 3 风险的可探测度等级评分标准

1.3观察指标

对于FMEA干预前后9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变化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使用RPN值下降率来评估FMEA干预前后RPN评分的变化程度。RPN值下降率的计算方式为:(FMEA前评分 - FMEA后评分)/ FMEA前评分 × 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中心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风险点

中央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包括建筑布局和设施不规范、环境控制不合理、物品管理不合格、人员管理不规范以及操作管理不规范等五个主要方面,共计49个风险点。在这些风险点中,有一些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具体可参考表4。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我们需要对这些风险点进行认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感染风险。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设施规范,合理的环境控制,严格的物品管理和人员管理,以及规范的操作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室的卫生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2.2中心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针对RPN值大于125的9个风险点,相关部门和FMEA团队将召集人员进行讨论,以获取智慧和意见,并深入研究失败模型中的原因和改进措施。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操作房的卫生和灭菌工作,提升了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水平,加强了对建筑隔热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对进出手术间仪器的监督管理。在执行干预措施后,我们对效果进行了评估。FMEA小组成员按照相同的标准和方法重新评估了需要改善的关键风险点,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有风险控制前后的RPN值都低于125。9项失效模式的整体RPN值从1578下降到666,下降率达到了57.8%。这表明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我国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问题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三类主要问题,包括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人力资本方面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员因素方面,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精神和睡眠不足以及经验不足等因素会导致工作失误。例如,手术器械缺失、物品准备不充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同时,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过高、插气囊导尿管对患者的尿道造成伤害等情况也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其次,经营要素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医院人事体制的变革导致医务人员的高度流动,给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失误。由于物品和仪器管理不当,物品丢失和仪器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医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也是医疗技术人才培养难的主要原因。在建立医疗人员管理系统后,缺乏严格的实施措施,导致医疗工作管理力量薄弱,医务人员也存在不遵守管理规定的现象。最后,环境因素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产生了影响。手术室的空气清洁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手术感染的风险增加。

3.2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根据影响手术室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确保手术室工作质量。针对员工方面的问题,应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制定出一套规范员工工作时间安排的严谨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保障员工的心理和休息,拒绝工作疲劳。应对管理方面的原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工作者的人事变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做岗位的调整和更换;在术中应注意对手术室内的用品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在术前对仪器设备和仪器设备进行多次复查。健全卫生人才培训体系,提高卫生人才素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后,必须加强对违背规定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处理的办法是:加强空气清洁,确保达到标准;减少手术的感染率;减少来台探视的人数;加强空调通风设备的维修等。综上所述,将护理危险因素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可以对手术的预后进行有效的改善,可以预防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和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它有着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结束语

总之,通过在手术室中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可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并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1]洪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护理不良事件预防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8.000009.

[2]李莎,杨晓霞,李芳,刘杏娥,刘凤霞.手术室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的研制与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09):88-90.

[3]吴学薇.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3):128-130.

[4]王利玲.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29(03):461-462.

[5]李娜.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