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的研究

李萍

青神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眉山  62046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自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及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能够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及卵巢功能恢复,而且联合用药不会造成用药安全性受到影响。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临床症状;月经复潮;用药安全性

   孕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的现象即为异位妊娠,输卵管或周围附件炎症反应导致输卵管管腔堵塞为主要发生原因,患者流产或者输卵管破裂前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停经、腹痛或者阴道出血等症状,一旦流产可诱发阴道出血、剧烈腹痛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损害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1]。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对患者生育功能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药物保守治疗无创且不会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影响,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较高的认可度[2]。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均属于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药物,可抑制孕囊细胞生长,加快孕囊萎缩坏死。此次研究选取90例异位妊娠患者,自2020年1月~2022年6月进行治疗,研究和对比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异位妊娠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工具,患者被随机分成对两组,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1~42岁,平均(29.54±3.12)岁,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0~41岁,平均(29.47±3.08)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3]中异位妊娠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大于18岁;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治疗依从性较高。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子宫手术史者;②伴子宫出血或者输卵管破裂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卵巢癌、宫颈癌、子宫癌及子宫肌瘤等病症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将甲氨蝶呤5mg与3ml 0.9% NaCL混合后对患者实施肌肉注射治疗,1次/d,连续用药2~3d。

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甲氨蝶呤用药方式同对照组,米非司酮每次服用剂量为25mg,每日服用2次,分别于早晚饭后2h各服用1次,连续用药2~3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观察项目包括腹痛、阴道出血、尿β-HCG转阴、包块消失以及月经复潮用时。

(2)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计算公式如下:(头晕、乏力例数+恶心、呕吐例数+腹泻、腹痛例数+口腔溃疡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通过SPSS 23.0软件分析文中正态分布资料,以(±s)描述计量资料并以n(%)描述计数资料并分别实施t检验与χ²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对比(d,±s)

分组

腹痛消失用时

阴道出血消失用时

尿β-HCG转阴用时

包块消失用时

月经复潮用时

对照组(n=45)

4.76±1.02

6.75±1.25

15.36±3.02

18.12±2.79

37.56±7.11

观察组(n=45)

4.01±0.75

5.04±1.20

12.35±2.35

16.23±2.75

32.03±6.49

t

3.974

6.620

5.277

3.236

3.854

P

<0.001

<0.001

<0.001

0.002

<0.001

2.2对比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n(%)]

分组

头晕、乏力

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

口腔溃疡

合计

对照组(n=45)

2(4.44)

1(2.22)

1(2.22)

2(4.44)

6(13.33)

观察组(n=45)

2(4.44)

3(6.67)

1(2.22)

1(2.22)

7(15.56)

χ²

0.090

P

0.764

3讨论

甲氨蝶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能够对二氢叶酸还原酶发挥靶向抑制作用,使四氢叶酸生理活性得到有效降低,有效阻断受精卵DNA合成及滋养细胞分裂,促进受精卵坏死并最终脱落[4]。米非司酮能够与内源性孕酮受体竞争性结合,加快绒毛组织蜕变及坏死,使胚胎发育终止,除此之外,还能够减少黄体生成量,对扩张宫颈产生软化作用,加快宫颈成熟

[5]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效果更佳而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甲氨蝶呤单一用药剂量控制难度较大,剂量过小难以取得杀胚效果,剂量过大则容易诱发不良反应,损害患者身心健康。联合用药时甲氨蝶呤能够对受精卵DNA合成发挥抑制作用,米非司酮可直接抑制滋养细胞,联合用药能够促进绒毛组织退变,加快宫颈软化、黄体溶解及宫颈成熟,使卵巢损伤得到减轻,有利于卵巢功能迅速恢复。

综上所述,为异位妊娠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对于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与卵巢功能恢复均有重要价值,而且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静.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方案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婚育与健康,2022,28(17):188-190.

[2]陈少如,林艳,程丽师,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6):165-168.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1-58.

[4]王惠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22,19(3):40-42.

[5]高松硕.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J].河北医药,2022,44(17):2661-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