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

倪玮玮1,2  , ,(通讯作者:袁友萍)1,2

1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江苏常州213000

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产生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6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34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4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和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分别应用浓度为0.375%和0.5%的罗卡因进行麻醉处理,虽然都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但是给予患者使用0.5%罗哌卡因,可以明显减少麻醉起效时间,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快速发展,已经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对患者进行麻醉操作,不仅可以提升麻醉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麻醉成功率。现代医学上经常通过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在上肢手术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此类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比较显著,并且在超声引导下给予患者麻醉操作可以使麻醉成功率明显提升,不仅可以缩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面积,还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1]。在此类麻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麻醉药物是罗哌卡因,这类药物自身毒性较小并且麻醉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其镇痛效果也得到有效证实。但是针对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其展现出的不同麻醉效果还需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分析其产生的麻醉效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6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34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4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将两组患者药物过敏史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之后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同时在对患者实施麻醉期间要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指导患者调整至平卧位,再对其进行麻醉处理[2]。引导患者手臂和身体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在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注入剂量为2mg的咪达唑仑。再使用超声引导进行辅助穿刺注射,将超声探头在患者臂丛神经周围进行扫描,可以清晰观测到患者臂丛神经分布情况,将探头移动至不同角度对患者臂丛神经部位进行扫描,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3]。然后将注射器、针头以及延长管等物品与超声连接,再根据超声引导回传信息选择合适位置进行穿刺,穿刺成功之后,可以根据超声引导情况对患者臂丛神经穿刺深度与角度进行适当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穿刺针头要与臂丛神经贴近,并且要在回抽无血无气的情况下,为患者注入麻醉药物[4]

注入麻醉药物时,常规使用0.3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注射浓度为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注射剂量均为25ml。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25.0专业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

常规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详见表1。

表1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n)

正中神经(min)

尺神经(min)

桡神经(min)

肌皮神经(min)

常规组

34

9.67±1.26

9.48±1.24

10.95±1.59

7.89±1.29

研究组

34

8.02±1.06

6.89±1.25

8.26±1.28

6.45±1.37

P

-

<0.05

<0.05

<0.05

<0.05

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详见表2。

表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n)

呕吐(n)

失眠(n)

呼吸抑制(n)

总发生率(n)

常规组

34

3

3

2

8(23.53%)

研究组

34

0

1

1

2(5.88%)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医学麻醉水平不断提升,很多外科手术治疗都需要配合麻醉处理,才能保证外手术治疗效果和效率,同时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5]。然而在外科手术麻醉处理中,经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随着医学科技发展,此项麻醉操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可以更加清楚明了的观察到患者臂丛神经结构,从而保证麻醉穿刺定位的准确性,促使麻醉药物可以在对应部位充分扩散,以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在以上探究中,通过超声引导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浓度为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该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在超声引导下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中0.5%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更快,同时能减少麻醉引发的不良反应,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卫华,周同伟,叶素芳.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21,56(12):2225-2226+2232.

[2]赖小红.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122-124.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1.23.050.

[3]谢晓雪.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阻滞效果及对心肌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6):64+67.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0.36.046.

[4]肖俊伟,翟宇佳,王洁.超声引导下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上肢手术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7):198-200+227.

[5]郑洪波.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9):188-189.DOI:10.15912/j.cnki.gocm.2020.09.146.